A16: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至起,绘丹青消寒
姜燕
  故宫出版社最近了发行一套《九九消寒图》,几乎卖到脱销。无需展开,这套消寒图的美感和古人的风雅已扑面而来。一幅梅花,从冬至开始描绘,每天一笔,九九八十一天画完,已然冬尽春来,生活的美感跃然纸上。

  《九九消寒图》在过去是冬天里人们为了“熬冬”而创作的一种风雅的休闲娱乐方式。明清时期,无论是皇室,还是百姓,都非常喜欢。冬至是清宫三大节之一,这天皇帝亲至天坛举行最高级别的祭天大典,各宫均挂出《九九消寒图》。

  绘制消寒图与中国人“数九”习俗有关,每年冬至之前,准备一张消寒图,主要有文字版和梅花消寒图两种,从冬至这天开始,每天在画里或字上描写一笔,总共需要描九九八十一天。等到消寒图完成,残雪消融,暖风拂来,春天也重回大地了。元朝杨允孚《滦京杂咏》中曾写道“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梅花点遍之时,窗外已然杏花吐蕊,多么美的意境。

  据图书的责任编辑王静说,冬天收到消寒图,是一件感觉非常温暖和有诗意的事情,也了解到身边有很多爱好者都在寻找消寒图,为了满足大家的美好的愿望,于是就有了这本诗画意境绝美的《九九消寒图》。

  这套设计讲究,制作精心的《九九消寒图》共有3幅,两幅梅花消寒图:一是扇面,一是竖幅,以宋人折枝梅花为底本创意而成,梅花双钩,八十一朵花瓣,造型优美。另一幅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为清代宫廷流行的经典图式,故宫养心殿所挂即为这种(见图)。难得的是每字九个笔画,每日用朱砂填红一画,时光流转,笔墨生香,题名“管城春满”。梅花侧重审美和情趣,诗句意境深远,浅显易懂,给人很美的享受。

  纸张选用洇化效果好的宣纸,填红的颜料是朱砂色或国画的大红色。王静在她的出版后记里写道,这样的材料,点染梅花或者描写字的笔画,都会有创作的感觉和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给画消寒图的人一种美好的体验。”

  这套消寒图的包装也是匠心独运。为了避免包装纸被随意丢弃,造成浪费,封面里特别设计了2018年的小台历,有心的朋友可以裁剪下来放在办公桌上。介绍《九九消寒图》的文字印在封面纸袋上,节约用纸,体现了环保意识。

  王静在文中说,希望每一个喜欢消寒图的人,可以感受到温暖和风雅,把美好传递给冬日里的每一个人。如此,可能正符合南宋大诗人陆游那首梅花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让每一瓣清香都能化身千万亿,满庭芳。  首席记者 姜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广告
   第A28版:广告
冬至起,绘丹青消寒
盼《贞观盛事》成银幕盛事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6冬至起,绘丹青消寒 2017-12-21 2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