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人物/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全国晚报记者看温州~~~
全国晚报记者看温州~~~
全国晚报记者看温州~~~
     
2018年09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晚报记者看温州
民营之都人文美
吴旭颖
■ 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
  本报讯(记者 吴旭颖)提起浙江温州,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繁荣的小商品市场,改革开放最活跃的前沿阵地。然而,这座被雁荡山脉环抱着的城市,却同时还拥有着意想不到的人文之美。9月19日至21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举办文化记者温州行主题采访活动,来自全国各地22家知名晚报的近30名记者齐聚温州,用文字还原一个充满底蕴的文化温州。

  好山好水养育名人才子。曾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就出生在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背靠卧牛山,一座五开间的木质小屋矗立在溪边,既有农家的质朴,又不乏雅致书香,这便是苏步青的故居。除了苏步青,国学大师南怀瑾也出生在温州。新民晚报老社长赵超构著名的万字通讯《吾自故乡来》中所写的也正是温州地区。

  温州还有浓浓的“红色”氛围。来到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的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简陋的主席台上一盏透出光明的煤油灯,十几条长板凳依次排列,严峻时局下党代表们热情探讨民族前途命运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这片土地还见证了抗日军民的血性:1936年,粟裕将军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就是从平阳出发的。从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到嘉兴南湖中共一大红船,再到平阳的抗日根据地旧址,沪浙两地串联起了一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

  在温州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比皆是。“中华第一绝”乐清细纹刻纸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浙江三雕”之一的乐清黄杨木雕声名也远播海外。包括细纹刻纸和黄杨木雕在内,乐清共有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19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6人,省级25人;温州市级以上非遗传承基地有30个。

  温州的人文之美还体现在美丽乡村的日常生活里。厚垟村的“国艺艺术馆”面积虽然不大,墙上却挂满了名家墨宝,山水、花鸟、人物应有尽有;鸣山村的文化礼堂里总能听见村民们婉转嘹亮的山歌;雅山村在去年的中秋晚会中引入了网络直播,短短两小时的演出就吸引了15万人的观看。经济发展之外,温州亦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这座江南名城越来越有魅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沪港一线牵特别报道
   第A05版:沪港一线牵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教会孩子看待不完满人生
上音成立 室内乐中心
民营之都人文美
新民晚报人物/文体汇A10民营之都人文美 2018-09-23 2 2018年09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