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艺术“匠心” 拒绝“娱乐至死”
方 翔
新民图表 制图 董春洁
  方 翔

  今天是9月的最后一天。在即将过去的这个9月,我们送别了太多的艺术家:常宝华、盛中国、单田芳、朱旭、师胜杰……虽然他们其中的许多人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登上舞台了,但是人们对他们在舞台上的身影记忆犹新。反观现在的娱乐圈,不少明星只有绯闻才能吸人眼球,除了脸蛋,他们的作品早已被人们所忘记。

  艺术,往往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1976年,常宝华和侄子常贵田创作演出的相声《帽子工厂》轰动一时,成为当时相声直接介入重大社会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他用自己一生的时间从事相声行业;盛中国代表作《梁祝》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在电视普及之前,中国的几代人都是从小听着“半导体”长大的,单田芳讲述的各种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把忠孝节义讲得深入人心;《变脸》《洗澡》《刮痧》,朱旭的众多作品让观众们深深折服,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师胜杰数十年来耕耘在艺术舞台,被广大观众亲切地称为“百姓的十大笑星”……虽然这些艺术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经典作品,却依然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这些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都是因为它们都是来自生活,通过艺术家的提炼而高于生活,并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艺术家最让人敬重的地方,就是“匠心”二字。

  单田芳在自传中讲道:“我觉得我的故事得写出来,从大处说年轻人可以了解历史的苦难,珍惜现在的生活,从小处说可以告诉大家如何干一行,爱一行……”他始终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平民百姓、草根艺人”的社会角色中,认为自己与这个社会阶层具有天然的血脉联系。

  常宝华曾说:“要观察研究分析各种人、各种事物,我们相声就是反映生活的,反映老百姓接地气的生活,是替老百姓说话的。”这样的创作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人。

  朱旭一生成就不菲,他人生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对于每个角色,我都会去研究他的一生,这个人的一生是怎样生活的。我觉得每一个角色,对观众来说,都应该要去影响他的人生。去了解人是怎么生活过来。我想我是把我的做人融入在演戏里头了。”

  相比之下,现在的一些泛娱乐化的作品,总是在戏说、调侃、恶搞中打转,容易将受众领向低俗的方向。远离了文化理想和追求,大众也失去了汲取文化营养的多样性来源。

  娱乐本身并没过错,但是娱乐应该有底线,然而娱乐圈是个很现实的圈子,没有热度就一定会被忽略,因而有很多的明星,首先曝出一些负面的新闻,引起广泛的关注,然后再出来澄清。这样提高了媒体曝光率,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也就达到了策划炒作的目的。尼尔波兹曼在30多年前发出“娱乐至死”的警告还言犹在耳,如今我们的一些人却陷入娱乐化的泥潭里无法自拔。

  相比那些已经过世,但依然被人们记住的艺术大师,现在的一些娱乐“流量”明星,不少只能算是学艺不精的“花瓶”,他们没有演技、也没有让人记得住的作品,却通过买粉、刷榜,霸占舆论场的核心位置,让人们无所逃遁,只能被动地成为被收割的流量,而这些明星的片酬也佷惊人,据说前一阶段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主演片酬达到上亿元。

  相对于需要下功夫深入生活、花大力气琢磨体会的现实主义创作,现在的一些制作机构更愿意投资古装传奇、宫斗权谋等已经具有相对固定的类型模式和较为成熟的商业推广机制、可以在流水线上进行批量生产的快销品。这些影视作品虽然能够一时迎合低俗的口味,但绝不会成为经典。明明演技很烂,但是凭借着容貌和粉丝影响拿到非常高的片酬的演员,也绝不会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让严肃高雅的文艺作品与美好真实的人性互相作用,将趣味建立在本真的人性之上,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艺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大虹桥专刊
   第A16版:大虹桥
   第A17版:大虹桥
   第A18版:大虹桥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2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2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30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第A31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3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致敬艺术“匠心” 拒绝“娱乐至死”
走出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之路
做精做深做透“开放”主题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彰显全面深改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
新民晚报要闻A03致敬艺术“匠心” 拒绝“娱乐至死” 2018-09-30 2 2018年09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