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的这句诗,是对荠菜最美的礼赞。当春意渐浓,也就到了挖荠菜最好的时节。
说不清是荠菜的可爱形态令我痴迷,还是田园风光的旖旎让我眷恋。总之,我对荠菜有一种别样的情愫。阳春三月,城市的柳树梢头刚泛绿色,郊外的原野已是春意盎然。行走在乡间路上,到处可见提着篮子的妇女和娃娃,一边说笑,一边挖着荠菜,红、蓝、黑色的穿着点缀在无垠的麦绿之中。
“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是母亲经常说的话。那时候,我总喜欢跟着母亲走在桑叶沃若的田野里,手挎篮子,里面放个小铲子,沿着田埂慢慢寻找荠菜的身影。那时野菜的品种比较多,像荠菜、猫儿刀、灰灰菜等等。当看到一个特别肥的家伙时,心会禁不住“砰砰”乱跳,总能给我带来一个大大的惊喜。母亲告诉我,荠菜很善变,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会匍匐在地上,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忙碌半天之后,看着篮子里的荠菜一点点装满,想着回家用滚水轻轻地焯一下,把水分抓除,切碎,放上一点盐、醋、白糖和姜末、蒜末,淋上芝麻油,调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当年那个随着母亲挖荠菜的孩子如今已成人夫,为人父。那天,我和妻子女儿一同去城郊的田野里挖野菜。和煦的春风吹得人似醉非醉,我仿佛听到山花绽放的声音,鸟儿婉转的歌喉。青山吐绿,溪水放歌。荠菜默默地抽芽,长大,一点一点布满了整个溪头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