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姆得威尼斯坐落于罗纳河谷。这里是法国自然风光保护最完好的葡萄种植园区,也是列级葡萄园产地。
LaCoterie是当地最大的酒庄联合体,年产3000万瓶葡萄酒,其中一半供法国国内消费者,一半销往世界各地约25个国家。这个联合体成员所种的葡萄散布于南部著名的蕾丝山下。蕾丝山是罗纳河谷南部著名的山脉,由于当地是三叠纪岩层地形,因地壳运动拱起的底层在这里变成一道绵延几十公里的锯齿形山脊,远看就像一道山脉花边,因而得名。这个地区的气候干燥,年降水量跟我国新疆南部差不多,路边山岩裸露,许多刚刚翻耕过的葡萄田布满红褐色的石砾,呈现典型的三叠纪地貌。大片的葡萄树就种植在这样的红土石砾上。夏秋之交是葡萄采摘的季节,许多短工会在这个时候来采摘葡萄。因为干燥,白天非常炎热,采摘葡萄就成了一件繁重的体力活。有一些留学生在采摘季也来打短工勤工俭学,但除了少数能吃苦的,一般都坚持不了多少天。这里的葡萄树生命力坚韧,在缺水的几百米高的山坡上,它可以通过伸展地下绵延十几公里的根须吸取地下水资源。所以,尽管山脉时有裸露,只要不全部是石砾,但凡有一点点红土,就会被种上葡萄,而种葡萄的地方就一片郁郁葱葱。我不禁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个二战时期到达法国的美国老兵写的回忆录,他说,无论如何得佩服法国的农民,在如此艰难的战争时期,还能够将他们的田地照料得那么好。法国农民的勤劳终将这样的环境变成了一种财富。
因为日照时间长,雨水少,蒸发大,有一种穆斯卡葡萄很适合在这里栽种。这种葡萄树种低矮,产出的葡萄颗小甜度高,用它酿造的穆斯卡天然甜白搭配当地特色菜肴,有意想不到的口感。
这里有一家Do1ium餐厅被收入米其林指南,要不是有当地人指引很容易被忽略。它就开在酒庄联合体展厅旁边,被一些绿色植物围着,一半座位设在露天,看得见山上的葡萄园和山坳处的夕阳,一半的座位在一间三十平方米的餐厅内。餐厅为极简自然风格。除了普通的桌椅,去卫生间走廊的壁灯罩是自制铁丝做的架子外面糊上报纸。餐厅正上方的吊灯的材质也是这样,只不过做成烟花枝形,再多挂上几片不同颜色的喷漆铁片和陶片而已。有一面墙上挂着一些装饰镜,都是用当地红土石烧制的镜框。几幅画,也是用当地不同颜色的岩土堆涂出来的。
一位有点年纪的主厨带着三四个年轻助手在一间十平方米左右有着干净不锈钢厨具的小厨房忙碌。整整四个小时过去,这间小厨房才算出齐所有菜盘。
前菜:黑松露、鹅肝配四季豆,地道而漂亮,所有食材既保持各自的性状和味道,又能够彼此相容相托。主菜:最有特色——用当地无处不在的无花果跟一条鱼一起放在封闭的锡袋中进烤箱烤,鱼身下垫一张无花果叶。锡袋打开,异香扑鼻,这是无花果和叶子与鱼搭配的结果。无花果的淡甜和涩香、鱼的鲜咸,就着穆斯卡甜白,回味悠长,充分体现了这家餐厅的宗旨:让顾客吃到适应不同时节的有本土特色的新鲜美食。有一道三色羊奶酪是主厨特别推荐的,黑陶盆里躺着的三块不同口味、不同颜色的圆形奶酪,用梨酱和香茅做了漂亮的围边。可惜,这样的奶酪到了我这里实在有些可惜,平日也算是一个对奶酪不抗拒的人,但对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手工羊奶酪还是不能适应。后面应该还有甜点、咖啡什么的,但是因为实在太困倦了,没留下深刻印象。只知道离开餐厅的时候已是夜里12点多,蕾丝山坳里没有了晚霞,山脊上空的星星一闪一闪,为“蕾丝”点缀了“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