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月后,对打车软件的限制开始发挥作用了。然而,关于这一事件性质的思考,不妨再深入下去。因为,这本就是个特大的萝卜,挖一挖,很有意思,对我们将来有好处。
现在美国教授桑德尔很走红,我们就学学他的方法,试用对话和比喻,来探讨这样的新闻事件吧——
打车软件为什么热火起来,忽然就把出租车市场搅成一锅粥?是因为有人投了大钱。这就像有人当空撒钱,人们眼看伸手就能抢到钱,于是街面大乱,交通受阻。
“撒钱违法吗?我有钱我爱撒,惹谁了?”
撒钱并不违法,但撒钱引起混乱,影响交通,这就不能允许。而且,这不是偶尔兴起时撒一次,而是每天在这里撒,从早到晚撒,要让人人都知道到这里能抢到钱,吸引人们往这儿涌,这事情就严重了。要是一个城市面对天天撒钱阻塞交通的行为听之任之,不加制止,无从管理,这就很难说是一个法制社会。
“不是市场经济吗?不是要由市场来调节吗?市场不就是钱吗?我撒钱调节市场,这不好吗?还有,不是提倡创新吗?我动用新的网络手段,我出了新招,为什么还要限制我?”
首先要指出,这并非创新,这样撒钱既没促进生产,也没促进流通,它没有创造财富,更没有发展交通,相反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增加了事故,促进了不合理竞争,败坏了人的心态(造成争抢“嗟来之食”和“弱肉强食”的心态,这其实是一种“叫花子心态”)。抢到的钱并不是天上飞来的,只是有人有目的地施舍的。正好比为抬高某一地段房价就在某处撒钱一样,为叫车软件投钱为的是抬高自己网站的地位,受影响的则是市场的正常价格和正常秩序。对这种恶劣的做法必须找到对付的手段。
“要竞争就得撒钱,撒钱没错!”
竞争是得撒钱,但撒钱不等于竞争。市场调节是有规则、有秩序的,当空撒钱让大家抢,这既不是投资,也不是交易,甚至也不是儿童游戏(儿童游戏还有游戏规则),这只是制造混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实现自己目的的恶作剧。这种当众撒钱的做法不是市场经济行为,没有一丁点儿现代性,与中国古代土豪(比如石崇和王恺之类)的“斗富”倒有几分相似。这是貌似市场行为的一种沉渣泛起。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靠这样撒钱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个企业是这样当众撒钱闹成功的。后人视今,会认为今天这些人很聪明、很伟大,还是很渺小、很卑劣?这还是让后人说吧。
撒钱之弊,不仅是打车软件的问题,而是无端撒钱恶意竞争扰乱秩序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对这种撒钱制造混乱的行为,进行理论的和法制的研究。不然,今天这儿撒钱,明天那儿会撒金豆子,到后天,说不定就撒下粪便和毒药了。社会一旦没了规则和秩序,人心一旦没了羞耻和理念,只以唯利是图为正道,那是什么事情都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