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呢?本报为此推出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3471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调查”。
本次调查中,有逾四成(43%)的网友表态称:“可恨,应查商家食品安全。”网友“蛋蛋的姐姐bonnie”留言:“不是吧……前天刚吃过,说实话这家饭真的不好吃,鸡肉很难吃。明显就是集体加工的产品,而不是新鲜现做的。”网友“MAY20061900”则干脆表示:“赔钱。”
有逾一成(16%)的网友则表示:“是网络平台把关不严。”网友“川娃子1992”留言:“食品真的卫生才行!”网友“这爱情-刻苦铭心”则认为:“显然看不见东西都是垃圾东西!”
不过,也有近两成(19%)的网友表示:“是日常外卖监管有漏洞。”网友“欢乐笨-张斌”质疑道:“你看,又怪罪在提供服务的快餐平台上了!”网友“擎獣”嘲讽道:“呵呵,又要事后监管了。”网友“源_新力量”则留言:“现在网络这么厉害。大学附近的流动小吃摊摊主都可以网上订餐,经常看到这些配送的摩托车取餐,哈哈。没有人监管这块。图吃饭的方便,肯定会在别的地方体现。”
此外,还有逾两成(22%)的网友表示:“算了,还是吃学校食堂安全。”网友“平安校园卫士”建议:“给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童鞋们看看!还是多吃食堂吧!”网友“小pig爱吃蔬”也留言:“吃食堂不就么(没)事。”不过网友“谁说时光不可倒流”却认为:“食堂只适合生存,不适合生活。”
从本次调查看,网友希望在追查网络平台食品安全问题时,监管部门能先在日常外卖监管上及早发现漏洞,而不是等事件发生后再去一一追责。网络叫餐普及后,一些路边小店、摊点有了更强的市场辐射力,本是好事,但如果这些商家在自身食品安全管理上把关意识不够强,或把关能力不足,一旦上网也会让食品安全隐患迅速放大,甚至使一些集体中毒事件分散化。要提高这些商家的意识和改善把关能力,监管部门不妨先强化网上订餐商家的抽检力度,让经得起查的商家得到监管部门的公开肯定,也让问题商家不敢轻易上网大忽悠。
新民网记者 沈小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