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用对方的母语讲述祖国的故事~~~
用对方的母语讲述祖国的故事~~~
用对方的母语讲述祖国的故事~~~
用对方的母语讲述祖国的故事~~~
用对方的母语讲述祖国的故事~~~
     
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对方的母语讲述祖国的故事
一个旅葡华人的“文化大使经”
齐旭
  谁也不会想到,当年苦闷于很难在葡萄牙见到方块字、经济窘迫买不起华文报纸的中国青年,如今打入了葡文主流媒体圈,并参与了中葡足球的互动。詹亮,这个在葡萄牙生活了27年的媒体人,见证和推动着中葡两国这些年来的民间交往,让彼此从互不了解、存有误会,到互相拥抱、弥合分歧。

  刚到葡萄牙的1991年,詹亮对这个欧洲国家的理解,仅停留在读书时学到的有关葡萄牙与中国澳门的历史。而一年也见不着几个中国游客的葡萄牙人对中国的了解,也并不比詹亮对葡萄牙的认识多多少。从1999年创办《葡华报》、与当地媒体打交道开始,詹亮时不时会遭遇有关对中国的误会和偏见,“甚至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的分析经常是错的,如此以讹传讹”。

  在一次葡萄牙新闻协会的会议上,詹亮曾要求当地媒体为有关中国的不实报道道歉。“但这样的道歉不会见报,也就无法让所有葡萄牙人知晓。”干媒体的詹亮深知,用对方的母语来讲述祖国的故事,最容易避免因表述问题而造成误会,也最容易打动对方的心。就好像自己当年来到葡萄牙,急需一条通向葡国社会的中文渠道一样,葡萄牙人也需要一架用葡文写就的、通向东方世界的桥梁。

  2012年,詹亮拿下了葡萄牙“FM91.4彩虹调频台”,雇当地人,以葡萄牙人的视角将中国故事传到每家每户。詹亮本人也一次次率葡萄牙记者团访问中国,乘坐飞快而又平稳的高铁,体验支付宝、微信支付带来的便捷生活,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感受中国的开放热情,并将真实的中国故事带回葡萄牙。“无论中国还是葡萄牙,只要能去对方国家多走走,多看看,每个人都是文化交流的大使。”

  新时代中葡交往的关键词,詹亮颇为自豪地说,那一定是足球。这项葡萄牙人最引以为傲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两国人民互相了解的入口。早在2011年左右,他就见证了两支来自中国的少年足球队、共二十多个足球小子“落户”葡萄牙接受训练的前前后后。

  如今,中葡足球交往越发频繁。从中国球迷通过电视直播观看葡萄牙足球巨星C罗精准进球,到大批葡萄牙教练、球员来华执教、踢球,再到中国球员入选葡锦标联赛官方评选的最佳阵容……今年9月11日,当葡萄牙国家队在主场以1:0战胜意大利国家队时,中国球迷收到了葡萄牙足协的一份礼物,50个中国球迷的名字“意外”亮相球场大屏幕上。而詹亮当年“监护”的足球小子们也逐渐成长为当今中国足坛的新星。

  “中葡足球交往迎来了最好的时期。”提到此次习主席在中葡建交4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的访问,詹亮难掩激动兴奋之情,希望中葡两国的交往能像中葡足球交往一样,进入“最好的时期”。   

  本报记者 齐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A2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A27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A28版:广告
美:给俄60天恢复遵守《中导条约》
法国总理宣布暂缓上调燃油税
老布什用葬礼诠释“和解的意义”
过半俄罗斯家长 曾替孩子写作业
一个旅葡华人的“文化大使经”
美国版国际新闻A11一个旅葡华人的“文化大使经” 2018-12-05 2 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