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率队夺得联赛冠军 徐根宝
率队夺得足协杯冠军 莫里西(巴西)、吴金贵
唯一率队夺得国际赛事冠军 吉梅内斯(阿根廷)
第一位外教 斯托伊科夫(保加利亚) 1997年
最大牌外教 拉扎罗尼1999年
(曾率巴西参加1990年世界杯)
布拉泽维奇2009年至2011年
(曾率克罗地亚夺得1998年世界杯季军) 执教次数最多 吴金贵(4次)
昨天恰逢俱乐部成立25周年,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发布“申花25周年主题标志”。那一季花开,你我初识;并肩9000多天,申花25岁生日快乐!25年,可以埋藏许多痕迹;25年,可以忘却太多情绪,但仍有点点滴滴印在申花人的脑海挥之不去。淘沙得金,那是留给申花真正的财富。
职业化
第一份工资单
申花足球俱乐部1993年底成立后,队员的薪资结构分为高中低三档。核心主力球员月工资为1800元至2000元;一般主力球员为1500元至1700元;非主力球员为1000元至1200元;还规定球员每天的伙食津贴是30元,比俱乐部工作人员高出一倍。当时还定下了根据联赛排名的奖金,第一名是30万元,第六名是5万元。另外在决定前三名的球赛或关键球赛中进球或守住胜负球的,奖励3万元。后来俱乐部让主教练徐根宝做份工资表,根宝将范志毅定为最高的2500元,刘军等为2000元,谢晖、吴承瑛等是1000元;赢球奖金主力3000元,替补500元。这份工资表后来得到俱乐部批准。
对原先在体工队体制下踢球的申花球员来说,这样的标准已是大大的飞跃。要知道范志毅、成耀东和刘军等人,之前每月工资只是100元出头。教练方面,徐根宝拿3000元,两位助教桑廷良和顾兆年是2000元。顾兆年后来回忆,去申花前带上海青年队,自己的月工资是90多元。
抓管理
小范被领队吼
1998年甲A联赛开始前,申花队要参加一个集体活动暨联赛前的誓师大会。那天是2月7日,定好中午11时,全队一起乘坐大巴从江湾基地出发,过时不候。当时霍顿执教的国家队在上海体育场集训,申花队员范志毅、申思、吴承瑛、朱琪、祁宏和区楚良6人入选。活动前一天,有国脚询问申花领队戴春华:能否自己开车前往,这样活动结束后可以直接去国家队报到。戴春华坚持全队活动应该一起坐大巴,几名国脚都答应了。第二天全队上了大巴,等到11时01分,范志毅才独自下楼,看到大巴还没走,他也一愣,但还是硬着头皮上了自己的车。戴春华马上冲下大巴:“范志毅,你给我下车!”这是申花队员第一次看到戴春华发那么大的火,教练员纷纷下来把范志毅架上大巴。
两天后,在国家队集训的范志毅给戴春华打来电话:“领队,对不起啊!我那天有点事情,所以……你也别生我气啊!”戴春华说:“球队集体活动,就得有一个组织纪律性。我的脾气也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
看初心
虞伟亮洗球鞋
守门员虞伟亮1998年转会申花,住进江湾基地。和后来的康桥基地比,江湾基地的条件要差很多。
那时还没有队务,训练结束后,球员自己洗球衣、球鞋。后来康桥基地建好了,球队在江湾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主力门将虞伟亮照例打开水龙头,洗起球鞋。他身上的球衣、球裤也沾满泥土。这时,有记者拍下了这张照片。
虞伟亮一直保存着这张照片。在江湾基地的日子,简单并快乐着,大家对足球保有一颗赤诚之心。
凝聚力
告慰队友妈妈
2008年11月10日,毛剑卿在主场与国安的激战中破门后,申花队员聚到一起,伸出双臂指向天空(见下图 图 荆楚网),一同告慰上周去世的肖战波的妈妈。申花球迷在虹口看台上挂出肖战波与母亲的合影,以及“祝肖妈妈一路走好”的标语。
得知肖战波妈妈生病的消息后,申花俱乐部十分关心,安排她来上海就诊。肖战波也做到忠孝两全,打完与陕西的联赛后才飞回沈阳探望,此时距离母亲病逝只剩2天。而母亲去世后才3天,他就回到球场为申花出战。
有传承
红蓝球衣遭批
“申花队的主场球衣采用红蓝两色搭配,新球衣在保留大西洋蓝这一申花队经典的颜色之外,增加了中国红的主色块,红色的灵感来源于世博会的中国红元素,球衣的领口采用红蓝两色的V字形设计,球衣的袖口带有白色条纹镶边。申花的队徽上方印有两颗金色的星……”2010赛季申花新球衣正式发布,招致申花球迷的猛烈抨击,大面积的红色出现在球衣设计中,是对申花传承的不尊重。这件红蓝球衣,也被申花球迷抵制了整整一年。2011赛季,申花球衣重新回归蓝色。
训练严
小将下水捡球
2010赛季执教申花时,布拉泽维奇已经年过七旬,但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丝毫没有懈怠。老布很看重训练质量,他告诉申花球员:“每场比赛,我会选择训练中能够打动我的球员。”
一次客战大连实德赛前的训练中,小将姜嘉俊一脚将球踢到基地外的池塘里,根据规定,他必须自己去场外捡球。当时池塘边并没有船,姜嘉俊只能游到池塘中央。看着姜嘉俊一身湿透回到训练场边,老布自己都笑了。和实德的比赛,老布启用姜嘉俊出任主力左边后卫,结果这场球申花客场2比0凯旋。
结语
这些点滴串联起来的25年历程,是俱乐部最珍贵的收获。申花在国内足坛常开不败,正因为这些细节折射出来的独特品质。迈向百年俱乐部,更为出色的申花已经上路。本报记者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