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足坛,申花是一张特殊的名片。
自1994年职业联赛开启,申花年年绽放,从未离开。第一个请外援(俄罗斯的瓦洛佳,本报特派记者今年世界杯期间对他作了专访),第一个改建专业足球场,第一个将球衣胸前广告卖出千万美元,第一个将票务外包……申花不仅站上过职业足坛的顶峰,还创造了许多职业俱乐部经营管理的先例。若抹去申花的25年,中国职业足球的精彩历程将失色不少。
回顾25年历程,一定会思考:申花的这些成就从何而来?是上海这座都市敢为人先的性格?是俱乐部管理者的开放和高效?还是申花球迷的呵护与坚守?也许,这些都是。这也是为什么,申花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屡有起伏,却总能披荆斩棘,苦尽甘来。
25周年之际,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评价申花:会有坎坷,会有曲折,可能会跌倒,但不会被打倒,日后定会绽放的一支球队。如果要说从俱乐部成立至今,申花最大的财富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传承。从少年到青年,从懵懂到明理,申花从未割裂过去与现在,始终积蓄传统带来的力量,重回巅峰。从甲A到中超,至今能保留下来的队名,申花是极少数之一。历史已经证明,申花这个名字,谁也没法放弃,也不该放弃。
走过1/4世纪的申花雄心勃勃,要树起百年俱乐部的丰碑。虽然比起欧美的许多俱乐部,申花还是小弟弟,却很值得期待。25载的风霜雪雨,让申花懂得保留最珍贵的收获——外层,是对城市的归属,与球迷的扶持;内层,是凝聚力的维持,青训体系的打造。
百年俱乐部的标志,如皇马,如曼联,如米兰,根基是文化上的认同和传承,作为球队,给社区、球迷的回馈,与竞技成绩一般重要。申花有走在时代前列的魄力,有将城市染成蓝色的底蕴,一定也能承担起回馈社会的职责。尤其在国内足坛限制烧钱、注重青训的背景下,申花迈向百年俱乐部的路径,更为明确。
前不久,英国剑桥市政府将仅有的9枚刻有现代足球规则的石头中的一枚送到中国,要求放在中国足坛具代表性、有实际影响力的地方。申花康桥基地成为这枚“规则之石”最后的落脚地。今后,这位特别的足球使者将陪伴申花,见证她在中国足球历史刻上更多烙印。
冠军时刻
国内
1995年 甲A联赛
中国足协超霸杯
1998年 中国足协杯
中国足协超霸杯
2001年 中国足协超霸杯
2017年 中国足协杯
国际
2007年 东亚冠军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