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讲话 2018年11月7日
【高光时刻】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谱写发展新篇,解答“1+3>4”时代新题。
一体化
蓝图变为现实
去年1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挂牌成立,三省一市精兵强将集中联合办公,自称“新时代的长三角人”,比起传统的政府办公室,更像一家“准备IPO、热火朝天的创业公司”。成果之一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去年6月出炉,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从交通能源、科创、产业、信息化、信用、环保等12个合作专题,到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济互保、产业协同创新、信息网络高速泛在、环境整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7个重点领域,一年来,一批项目化、可实施的任务已从美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 交通一张网 去年10月1日,连接青浦区和昆山市淀山湖镇的盈淀路贯通,是首个通车的“长三角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项目”;同年底,杭黄铁路建成通车,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
■ 环保一根线 《长三角区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协作近期重点任务清单》发布,上海、江苏自去年10月1日起已全面供应国六汽柴油,长三角水域核心港口已提前实施二阶段排放控制区措施。
■ 市场一体化 三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完成长三角区域会议、交通、旅游等一系列服务标准互认实施。
■ 民生一卡通 去年9月,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开启;同年9月28日,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启动,至今已实现沪苏浙三地全面开通,安徽有4个地级市加入,已有超过5万人次享受公共服务便利。
高质量
打造示范样板
去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按下“加速键”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一批合作平台和载体日趋成熟,成为示范与样板。
在首届进博会上,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共同发布协同扩大开放、促进开放型经济一体化发展的30条措施,推出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市场准入九城市“一网通办”等措施。从1.0版到3.0版,这条连接上海,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江苏苏州,安徽宣城、芜湖、合肥的“黄金走廊”,成为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的缩影,促进长三角产业链更为高效的一体化布局。
此外,青浦、昆山、吴江、嘉善签署“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和多个专项协议,嘉定、昆山、太仓打造协同创新圈,长三角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合作组织、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等多个合作载体成效初显。
今年5月,伴随《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炉,真正迎来“规划一张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进入密集施工的新阶段。
6月27日,上海发布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既要努力拉长长板,更要积极贡献长板,为其他地区发展赋能提速,充分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攻坚突破的作用。
上海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统一市场等7个重点领域,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和虹桥商务区三大重点区域,提出了65条具体举措。
其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备受关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着力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创新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制度、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专家解读】
龙头带动 率先发球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王振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十九大以来又一重大的区域发展布局战略,而且其战略要务在于推动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上海正在八个方面发挥龙头带头作用:
一是深化长三角对外开放上,发挥上海自贸区的引领作用。上海可积极放大相关功能平台,支持长三角各地的对外开放和国际接轨。
二是在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协同体系上,发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辐射作用。上海可发挥重大科学设施的辐射服务作用,推动一批重量级科研院所和新型研究机构在长三角地区共建布局一批研究院所或研究中心,推动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向长三角各地延伸。
三是在建设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上,发挥上海“五个中心”的助推作用。发挥平台功能,提供桥头堡服务;发挥信息功能,提供信息大数据服务;发挥人才功能,提供智力服务。
四是在提升长三角中小城市的城市功能上,发挥上海的支撑作用。疏解城市功能,主动为周边城市注入新动能;疏解错配的产业布局,深化产业转移合作模式;疏解高度集中的优质公共资源配置,帮助中小城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五是在长三角地区生态共治上,发挥上海的牵头引领作用。以协同为主,但要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领域探索一体化的防控机制。
六是在长三角各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上,发挥上海首位城市的示范作用。对标国际水准,发挥包括城市规划理念、城市综合建设、城市治理模式的示范引领。
七是在推进长三角共享发展上,发挥上海的助推作用。协助推进各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优质化,鼓励支持上海的服务机构通过集团化方式向各地延伸,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一体化进程,鼓励和支持各类慈善机构、非政府公益组织开展跨区服务。
八是在构建长三角一体化运作机制上,发挥上海的牵头组织作用。可以更多地导入市场化、社会化的推进机制,上海要勇于担当,率先发球,争取各地支持。
【大事记】
2018年1月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挂牌成立。
2018年6月
1日,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行,编制完成《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8年10月
1日,连接青浦区和昆山市淀山湖镇的盈淀路贯通,是首个通车的“长三角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项目”。
2018年11月
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5月
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019年6月
27日,《上海市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印发。28日,上海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动员大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