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国庆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东“高位起跳”再出发 六大“硬核产业”续传奇
宋宁华 杨建正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文 杨建正 图

  要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讲话 2018年11月7日

  【高光时刻】

  29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浦东从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张“王牌”。去年进博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上海,再次来到这片热土,对上海提出5个方面的要求: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党建质量水平。

  引国际巨头“掷千金”

  近日,上海迎来42个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约77亿美元。其中,浦东新设和增资项目的总投资额占全市44%。许多百年老店“一掷千金”,成为外资继续看好上海、看好浦东的最佳佐证。

  这样青睐浦东的国际巨头有很多:全球十大矿业集团中有5家已落户浦东,全球十大金属贸易公司中有6家已落户浦东,全球四大粮商“ABCD”中已有3家落户浦东……这些国际贸易企业的引进,将为浦东国际贸易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注入强大的活力。

  2018年,浦东新区GDP突破1万亿元,占上海经济总量约三分之一;浦东人来不及驻足欣赏,马不停蹄向2万亿元的新目标奋进。

  “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这是浦东正大力发展的六大“硬核产业”,也是浦东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的坚实步伐。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力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个细节让我很感动。在公司刚创立时,一次碰到一位政府部门的领导,问我办公室是否落实,得知没有后马上提出:‘我们在张江有个办公室,你先拿去用。等什么时候公司落地注册了,再还给我们,不收你房租。’”从此,陈力坚定了在浦东新区扎根的想法,希望借助浦东新区的政策、科研优势,让公司开发的新药早日造福于国内乃至全球的糖尿病患者。

  提营商环境激活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浦东新区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浦东的每一项改革创新,都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中国改革探路。

  来自澳大利亚的Cameron Hum是通济隆外币兑换公司(中国)有限公司亚洲区执行董事,用普通话念出唐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为浦东新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点赞”,也表达出对中国政府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信心。

  Cameron Hum有个文质彬彬的中文名字,叫何穆凯。“公司发展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一项项改革创新举措,让公司业绩一路走高。”他告诉记者,经过公司总部慎重决策,决定把亚洲区总部设在浦东新区,以上海为“通济隆亚洲”的中心,辐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借着自贸区东风,如今“通济隆中国”可兑换币种已达40多个,涵盖绝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通济隆公司的迅猛发展,是浦东新区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建立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持续推进深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一项项领全国之先推出的改革,有力转变了政府管理模式,大幅提升了营商环境,进一步方便企业办事,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新时期,如何助力浦东“高位起跳”,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与嘱托?

  今年5月31日,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专题研究浦东新区工作,审议通过《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浦东新时代新征程打响“发令枪”、吹响“冲锋号”、绘就“路线图”、注入“新动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动力源。《意见》出台不久,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签约,支持浦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综合服务环境。这使上海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向部分城区下放户籍审批权的直辖市和超大城市。

  数据显示,在上海市2018年的国内人才引进中,浦东新区人才引进占比超过50%;留学生回国人员落户中,浦东占比近40%。“许多企业人才面临落户难、办理流程长等困惑,而人才审批权下放,有利于高端产业引进高端、特殊人才等,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体现。”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张宇祥表示。

  回首往昔,浦东开发开放成就震古烁今;面向未来,改革开放再出发使命在肩。

  【记者手记】

  “拓荒牛”继续前冲底气何在

  29年前,在一片近乎荒芜的土地上,在一个近乎简陋的挂牌仪式后,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事件发轫于此。如今的浦东已从一片滩涂发展成为中国标志性地标之一,以拓荒牛的精神创下诸多“第一”的奇迹,更承载了上海自贸区和张江科学城两大国家战略。

  “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美国中学生说。

  “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2010年,习近平在浦东调研时这样说。

  “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对于浦东而言并非一句口号,而是每一次改革前必须经过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深思熟虑。浦东的改革不仅着眼于上海和周围地区的发展,而且要带动长江流域、面向太平洋、走向全世界。

  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浦东的发展仍保持“逆势飞扬”的风采,底气何在?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唯GDP,并不是不要GDP,而是要追求更高质量的GDP。

  浦东要深入贯彻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标杆、敢为闯将,继续发扬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全面对接上海四大战略支撑,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力争通过7年左右努力,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奋力打造新时代彰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实践范例。

  【大事记】

  1990年4月

  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五周年大会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2005年

  上海浦东新区获批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9年4月

  24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上海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3年9月

  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

  2019年5月

  31日,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专题研究浦东新区工作,审议通过《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9年8月

  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全部进入施工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要闻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综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上海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要闻
   第A25版:国庆特刊
   第A26版:国庆特刊
   第A27版:国庆特刊
   第A28版:国庆特刊
   第A29版:国庆特刊
   第A30版:国庆特刊
   第A31版:国庆特刊
   第A32版:国庆特刊
   第A33版:国庆特刊
   第A34版:国庆特刊
   第A35版:国庆特刊
   第A36版:国庆特刊
   第A37版:国庆特刊
   第A38版:国庆特刊
   第A39版:国庆特刊
   第A40版:国庆特刊
   第A41版:国庆特刊
   第A42版:国庆特刊
   第A43版:国庆特刊
   第A44版:国庆特刊
   第A45版:国庆特刊
   第A46版:国庆特刊
   第A47版:国庆特刊
   第A48版:国庆特刊
   第A49版:国庆特刊
   第A50版:国庆特刊
   第A51版:国庆特刊
   第A52版:国庆特刊
   第A53版:国庆特刊
   第A54版:国庆特刊
   第A55版:国庆特刊
   第A56版:国庆特刊
   第A57版:国庆特刊
   第A58版:国庆特刊
   第A59版:国庆特刊
   第A60版:国庆特刊
   第A61版:国庆特刊
   第A62版:国庆特刊
   第A63版:国庆特刊
   第A64版:国庆特刊
   第A65版:国庆特刊
   第A66版:国庆特刊
   第A67版:国庆特刊
   第A68版:国庆特刊
   第A69版:国庆特刊
   第A70版:国庆特刊
浦东“高位起跳”再出发 六大“硬核产业”续传奇
美国版国庆特刊A31浦东“高位起跳”再出发 六大“硬核产业”续传奇 2019-10-01 2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