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3:国庆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盐场转角遇上新时尚
宋宁华 周馨
■ 别致精美的古镇文创产品
■ 个性小众的版画工坊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文  本报记者  周馨  图

  “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因盐而生、因盐而兴的新场,不但是一个保存完好“活着的”千年古镇,更是创新之场、活力之场。在这里,时光仿佛慢了下来,而“文创+乡创+科创”的创新之美,让人转角便可感受到新生代的时尚韵味。

  辗转十年 | 不舍新场

  走在高低不平的青石板,穿过巷密庭深,不经意间,轻叩柴门,一方别样的天地豁然开朗。“80后”成亮正在“入版社”里精雕细作。版画,这种曾经常常在各种书籍插图、艺术作品中见到的形式,如今已是“小众”,这样的工坊在全国也屈指可数。成亮告诉记者,从西安的美术院校毕业后,他和女友张文秀一起来到这里,成为新场“画家村”第一批签约艺术家,开起版画工作室。

  虽几易其址,但兜兜转转,始终舍不得离开新场。“古镇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可能成为艺术家们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后来女友成了妻子,他们干脆在这里安家成了“新新场人”,还有了爱情的结晶,将艺术和生活完美结合。

  这边是阳春白雪的唯美艺术,但走出工坊,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外面的阳光正好,古镇上的居民就地取材,拿出城市里难得一见的棉被铺陈开来、沿河而晒,空气里飘来荠菜馄饨、臭豆腐的味道,生活就是过得这般有滋有味。

  高跷的马头墙、隆起的观音兜、灵动的马鞍水埠……淳朴的原住民和古镇的天然风光浑然一体,成为“活的画卷”。难怪著名历史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给予新场古镇高度评价,称它“是体现上海成陆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近代上海城镇演变的缩影,是上海浦东原住民生活的真实画卷,是上海地区少有的保存完整且尚未建设性破坏的江南传统水乡古镇。”

  千年古镇 | 焕发青春

  枕河面海的新场古镇,盐文化、建筑文化、非遗文化、宗教文化、桃文化和原住民文化“六大元素”聚集,形成独特的古镇文化生态。如何在保护的同时,让千年古镇焕发青春?千年等一回的机遇近在咫尺。记者了解到,千年古镇迎来“江南水乡古镇”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机遇,正式被列入联合申遗名单,成为苏浙沪11个古镇之一。为此,新场镇积极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申遗办、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专家团队沟通联系,邀请各方专业人士到新场实地调研,对申遗工作提出要求、现场指导。

  今年5月中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交大古建筑研究中心以及镇相关部门和村居,对古镇区域内2500多户居民逐户调研,为制定保护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初步划定了遗产区和缓冲区范围。

  今年以来,新场镇着重强化古镇水环境源头治理,加快推进“江南文化新片场”等文创功能性项目。同时,针对中国文遗院专家提出的“历史支柱产业盐业、捍海塘水利工程是新场古镇特色,但目前暂无历史产业的相关遗存作为实物支撑”的意见,新场积极腾挪优质空间、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加快推进盐文化体验基地建设;结合新场文化体验季活动,组织盐文化传承集思会,为古镇发展献计献策;组织专业团队编辑出版《熬波图笺注》和雕版《熬波图》两本新著,广泛传播盐文化。

  “三创”相遇 | 后劲长足

  身在古镇,手捧电子书,沉浸在艺术和文创作品的共享空间,是怎样一种体验?一个名为“缶+”的文创体验中心应运而生,根据年轻游客需求,集合艺术衍生品、文创产品、休闲茶屋、共享书店等功能。3D版古镇立体拼图、土布香囊、为古镇量身定做的网红鸡尾酒微醺饮品……不一而足。有趣的是,现在古镇居民有朋友来,也喜欢到中心来喝杯茶、聊聊天,这里俨然成了大家的“公共客厅”。此外,新场文创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正对“第一楼”茶楼、规划馆等空间改造提升,力争年内对外开放。大田区域及大治河沿岸文创项目,将加速推进立项筹备……

  在美丽乡村、美丽古镇的吸引下,一批曾走出去的年轻人掀起“返乡潮”。新南村在全市首创乡创中心,建立浦东土布乡创基地,带动村民居家就业,吸引一大批返乡青年回归乡村;祝桥村则打造彩豆画工坊,吸引当地居民和在校学生,参与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创客工作室和匠人工作坊也纷纷推出,形成“文创+乡创”特色。

  4月,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揭牌,新场工业园区将成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化拓展的新空间,重点承接张江科学城创新药物科技成果转化及高端制造。与张江高科技园区联姻,打开了新场“科创”发展的新天地。刚刚履新的新场镇党委书记邵世志认为,发展是新场的第一要务,生物医药产业将成新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是新场发展后劲所在。可以想见,在“马鞍水桥石驳岸、江南水乡桃花源”的意境中,山静日长的新场镇将吸引更多人驻足、品味、沉醉……

  【发展蓝图】

  千年古镇新场正迎来“江南水乡古镇”项目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历史机遇,被正式被列入联合申遗名单,成为苏浙沪11个古镇之一。新场镇以古镇保护开发为核心,以“科创+文创+乡创”为发展重点,优化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和休闲度假产业布局,力争将千年古镇打造成科技产业重镇、历史文化名镇、生态旅游新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要闻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综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上海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要闻
   第A25版:国庆特刊
   第A26版:国庆特刊
   第A27版:国庆特刊
   第A28版:国庆特刊
   第A29版:国庆特刊
   第A30版:国庆特刊
   第A31版:国庆特刊
   第A32版:国庆特刊
   第A33版:国庆特刊
   第A34版:国庆特刊
   第A35版:国庆特刊
   第A36版:国庆特刊
   第A37版:国庆特刊
   第A38版:国庆特刊
   第A39版:国庆特刊
   第A40版:国庆特刊
   第A41版:国庆特刊
   第A42版:国庆特刊
   第A43版:国庆特刊
   第A44版:国庆特刊
   第A45版:国庆特刊
   第A46版:国庆特刊
   第A47版:国庆特刊
   第A48版:国庆特刊
   第A49版:国庆特刊
   第A50版:国庆特刊
   第A51版:国庆特刊
   第A52版:国庆特刊
   第A53版:国庆特刊
   第A54版:国庆特刊
   第A55版:国庆特刊
   第A56版:国庆特刊
   第A57版:国庆特刊
   第A58版:国庆特刊
   第A59版:国庆特刊
   第A60版:国庆特刊
   第A61版:国庆特刊
   第A62版:国庆特刊
   第A63版:国庆特刊
   第A64版:国庆特刊
   第A65版:国庆特刊
   第A66版:国庆特刊
   第A67版:国庆特刊
   第A68版:国庆特刊
   第A69版:国庆特刊
   第A70版:国庆特刊
新场镇
老盐场转角遇上新时尚
美国版国庆特刊A63老盐场转角遇上新时尚 2019-10-01 2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