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费不菲的高尔夫球场和一个票价亲民甚至免费的社区公园相比,哪个更受公众欢迎,无需赘言。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高尔夫球场蓬勃发展的速度,尽管早在2004年国办曾发出《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但一些地方偷偷摸摸违规修建的热情不减。
深圳这个即将到期的高尔夫球场当初建设时,所在的地方被认为足够偏远,如今30年过去,偏远之地也成了市中心。今天,这一坐落于市中心“城市绿洲”能不能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绿洲”?公众期待,这些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能够更多地发挥公共资源的作用,让广大市民能平等地享受这些资源,提高所有市民生活的品质和舒适度。
进而言之,公众在意的不是所生活的城市有多少个奢华的高尔夫球场、多少个灯火辉煌的商厦,而是能够满足他们生活需求的基本的设施和资源是否充足、实用。当社区公园、公共绿地甚至公共厕所之类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对一些市民来说还较稀缺甚至有些奢侈时,政府部门却在不遗余力地建设、维护奢华的高尔夫球场、高档会所,这无疑是对民生关注的错位。
相信在其他地方,那些即将到期的高尔夫球场,或因种种原因面临转型的高尔夫球场应该还有不少。这样的高尔夫球场是去是留,人们期待的公共绿地公园能否梦想成真,相信各地方政府部门会给公众一个交代。
林琳(摘编自《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