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前的死亡被定义为“过早死亡”。我们都熟悉“过劳死”,对“过早死”最多感叹一句“生命无常”,事实上,对由于基础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完全可以通过预防和控制加以改善甚至遏制。
与世卫组织的报告相呼应,美国华盛顿大学将1990~2013年全球各地240种死因的死亡率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人在过去的20年中,慢性肾病、老年痴呆症和肺癌的致死率翻倍增加,其中慢性肾病致死率上升147%;老年痴呆症致死率上升121%;肺癌致死率增加103%;中风成为70岁及以上人群最主要的死因;慢性病攀升、癌症高发已成为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杀手。
虽然20年间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8.6年,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根据2010年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健康寿命仅为66年,比发达国家少了10年左右。何况预期寿命只代表生命的长短,并不意味着活得健康,以平均寿命76岁计,不少人的最后十年是生活在被病痛折磨的阴影里。
成倍增长的慢性病致死率以及有限的健康寿命,反映出国人健康观念和健康素养并不高,生活方式不科学。
下列12大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占了几个?
1.极度缺乏日常体育锻炼,特别缺乏让心跳加快和流汗的运动。
2.缺乏主动体检。
3.不理会身体的小毛病,有病不求医。
4.酗酒,吸烟。
5.作息时间不规律。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多数喜欢熬夜。
6.长期食用含有亚硝酸盐食物,如腌制、熏制、烧烤、油炸、霉变食品。
7.不吃早餐,三餐饮食无规律。
8.经常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9.久坐不动,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
10.性行为过早,性伴侣过多。
11.常感身心疲惫,但很少与家人交谈,心理健康大受影响。
12.认为城市空气质量差,灰尘多,因此喜欢将房间门窗紧闭。
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了2/3的慢性病。世卫组织的上述报告引入“过早死”的概念,再一次提醒国人,只有高度重视健康理念,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才能从整体上减少国民“过早死”的数量。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