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家庭计划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开失独家庭的“心锁”,生活并没有关上所有的门
  四年前,吴阿姨的独生女不幸去世,原本欢声笑语的家,瞬间坍塌了。生活没有暂停键,可吴阿姨自己为生活按下了静音键。她整日躺在孩子睡过的床上,不声不响。她将孩子所有的照片,贴满整个房间,回忆与女儿度过的点点滴滴时光……亲戚好友看到她如此失魂落魄,劝她,她却痛哭流涕,“你们不是我呀,怎么会懂得我心里的难过?!”

  白发人送黑发人,揪心的痛不言而喻。统计显示:申城的失独家庭占0.5%。帮助他们走出阴霾、走进阳光,市计生协会创新形式,开创公益项目,尽可能地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我怕成为别人口中的故事”

  来自宝山区的高先生,失去独生儿子后,情绪极为消沉,“街道里有很多活动,但是我不愿意去。我知道我与别人不一样,我怕成为别人口中的故事。”花甲之年的曹先生,儿子病重时期就已有了轻生念头,他认为:“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孩子没有了,等于一切都没有了。”

  极度消沉、绝望、自卑甚至内疚,是许多失独家庭的心情写照。他们将自己的心“锁”了起来,轻易不愿让别人贸然走进。市计生协会秘书长段锦宏介绍说:对于失独家庭,物资的关怀从未间断;然而很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成问题,相形之下,精神却极度匮乏。如何有的放矢地为失独家庭提供帮助?5年前,市计生协会着手设计符合申城特点的失独家庭关爱工作,段锦宏解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被淘汰;创新形式,让失独家庭重新融入社会,成为新的需求。”

  同龄人帮助迈出“第一步”

  失独家庭最需要什么?市计生协会通过调研发现,他们最渴求同伴的参与、精神的沟通。2014年,市计生协会推出了39个品牌公益项目,知名沪语主持人、导演葛明铭参与创作的“阳光大课堂”,便是其中之一。葛明铭介绍,“许多失独父母与我年龄相仿,我们之间沟通起来更加顺畅。”

  葛明铭老师用沪语编排节目,讲解身边的故事;他还专门请来专家,教授观众摄影小常识、旅游攻略、艺术欣赏……高先生第一次参加“阳光大课堂”时,便被周围温情的氛围感染了。如今高先生也是“阳光大课堂”的志愿者,他跟随葛老师,风雨无阻地为更多失独家庭送去阳光。

  在社区,类似的故事亦不少见。虹口区广中街道,林老师牵头组织失独家庭参加“惠心苑”合唱队。曹先生从最开始搬搬凳子,到抄抄歌谱、联络……没有文艺细胞的他,成了合唱队的骨干分子。曹先生回忆,“过去的日子,我窝在家里整日想儿子,痛不欲生;能有机会走出来,发现生活并没有关上所有的门。”

  传递“小爱”感受“大爱”

  打开心锁、融入社会,这对于失独家庭并非易事。林老师说,很多家庭仍然选择躲在失独家庭小圈子里,融入大社会还有很长路要走。

  努力的尝试从未停止,将收获的“小爱”传递出去,化为世间“大爱”。市计生协会2013年成立生育关怀基金,3年来生育关怀基金共资助620余万元。“阳光大课堂”公益项目还被评为2016年“上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基层案例”最佳案例奖。段锦宏表示,社会的关爱至关重要,但专业心理干预更不可留白。当下专业心理干预队伍人手不足,失独家庭度过心理“急性期”仍困难重重。下阶段,市计生协会还将考虑与高校合作,建设专业心理干预队伍,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多帮助。顾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让更多人建立自我保健意识
23万居民签约“1+1+1”
“阳光大课堂”走进东广新闻
2015中国城市GDP排名出炉
打开失独家庭的“心锁”,生活并没有关上所有的门
家庭周刊家庭计划05打开失独家庭的“心锁”,生活并没有关上所有的门 2016-07-27 2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