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老有所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追求的一个良好的目标。今天来探讨“消费养老”这个话题,我相信对于未来,中国甚至是世界的养老保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借此机会,我谈三个观点,和各位一起讨论交流。
一、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现状
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低保、农村五保户,还有老年人的津贴,主要以交费型为主,我们有一个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村有一个新农保,城市有城镇居民养老制度,我们公务员养老制度也在加快推进。
还有补充型的企业年金,还有一个商业型的补充保险制度,商业储蓄、人寿保险,还有家庭储蓄的问题。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多层次养老保障逐渐构建,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出资方式是以家庭、政府财政、单位为主,城镇职工是单位和个人筹资,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助,待遇标准,大概低保是三百到五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均一年1400元。
二、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们国家实行养老保险时间还不长,面临很多的挑战,首先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来得早,我们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世界上其他国家基本上是在工业化完成或者是工业化后期的时候才进入。中国人口老龄化持续时间比较长,大概三五十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养老保障是比较大的问题。
我们养老保障体系覆盖比较低,有很多老人处在老无所养的状态。我们调研的时候,农村老人每个月保险是15元钱,城镇也就在1400元左右,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个水平还偏低,同时政府负担越来越重。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还没有形成,平衡的养老保障发生一些问题,除了政府负担重之外,个人完全依靠政府也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个人交费和单位交费,影响企业健康发展,我们目前面临的养老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对于“消费养老”的几点思考
对于企业和单位来说,要建立一个补充型的,像企业年金的,还要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比如说税收,鼓励单位和个人进行养老发展,特别是“消费养老”,这是将来养老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对上海家帝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消费养老”模式进行探讨,觉得这是很可行的,是现有养老模式的补充。现在我们养老是侧重于政府补贴、单位交费、个人储蓄的方式,“消费养老”模式对于经济学的理论,对于社会保障环境理论会产生一种新的突破。
我们认为这方面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比如说在税收方面,在法律法规方面,在其他方面等等,另外在“消费养老”过程中,待遇计算方式和资金管理方式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