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里外拉水 每天两次
张新奇记得,最开始是学校的自来水管没了水,去年12月起,学校的3口水井也逐渐见底。寒假期间,镇政府组织人员在学校旁边打机井,深至160米仍不见出水。
一周前,468名学生和30多名老师如期到校开学,“解渴”成了学校的头等大事。
经协商后,学校食堂负责人汪乾军承担起了拉水的任务:他定制一个大水罐架在自己的小货车后厢,从家里运水到学校。水罐每次能装3吨多水,每天两次。第一罐水抽进宿舍楼前临时安装的简易铁皮水塔,供师生日常生活用水;另一罐水抽进食堂的水箱里,供做饭和饮用。这就是学校一天的全部水源。定制水罐花费的4000元是汪乾军垫付的。他家在5公里外的大石洞村,村里的水源还未枯竭,每天从家里运两趟水到学校,成本近百元。耗时也不短,因为水流小,灌满一罐水,要花四五个小时。
鼓励老师买水 不与学生争水
学校已将用水压缩到极致:宿舍楼的卫生间停用,只能使用操场一角的旱厕;老师不能在校内洗澡、洗衣服。学校甚至还鼓励老师掏钱买水喝,不与学生争水。
五年级学生王桂珍说,食堂只有中午和晚上两个时段供应开水,老师教育大家互相谦让,每人都自觉地只接半壶水,洗漱和饮用全靠这半壶水。饭后,孩子们在一个大水盆里洗碗。孩子们会尽可能地先将饭粒倒干净,这样洗碗水还能用来浇树、拖地。
送来60箱矿泉水 舍不得打开
鸡街镇中心学校校长杨文军说:“一些学生周一返校时,会从家里提一桶水来,我们都说不要带了,那么重,在路上万一摔跤了得不偿失。我们告诉家长,学校一定会保证学生喝水。”
当地教育部门和镇政府也在千方百计地为学校寻找水源。2月24日,寻甸县消防大队得知南海完小严重缺水的情况后,从87公里外的县城送来了6吨水,消防战士还自发捐款购买了60箱矿泉水送给学校。校方舍不得拆箱,“三四月旱情会更严重,万一哪天车加不到油,或者大石洞也没有水了呢?我们要把这60箱水留到最关键的时候。”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