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28日签署新宪法,并宣布将在新宪法通过后90天内举行议会选举。
新宪法规定,叙利亚政党体制将改为多党制,总统终身制改为直选产生后只可连任一次。显然,这是对国家政治制度有实质性意义的重大改革。
但是从叙反对派和美国表态来看,与一年来叙政府出台的所有改革举措命运相似,新宪法既难以缓和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尖锐对峙,也难以减轻美国对叙危机的干预力度。
眼下,叙利亚危机之结十分明了:反对派要求的是巴沙尔下台,不是他的任何让步。在叙政府这一方,可以考虑作出除此之外的任何让步,展开除此以外的任何对话;而在反对派这一边,则拒绝考虑政府除此以外的任何让步,拒绝参与任何不以此为前提的对话。
这是一个难解的结。但事实上,叙反对派并非从一开始就强硬到这么不容商量的地步。回顾叙动荡进程,不难发觉,对巴沙尔政府态度越强硬的反对派,越容易获取外部势力的支持。渐渐地,叙反对派在这个问题上越来越强硬;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强推叙政权更迭的力度也不断加大,这个结于是越拴越死。
美国强推叙政权更迭,着眼点未必在叙利亚,在其力图占领道德制高点以争取阿拉伯民意的华丽言辞下,自有对地区和全球战略利益的通盘考量。在中东地区,强硬的反美政权已经所剩无几,不仅如此,巴沙尔政府还是伊朗在阿拉伯世界的重要盟友。
《纽约时报》记者格拉德斯通认为,叙利亚危机已经使伊朗“感受到了唇亡齿寒的痛苦”。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阿里·巴努齐齐更加直言不讳:“如果说伊朗对美国是一个威胁的话,那么消除这一威胁的办法就是削弱叙利亚并帮助叙利亚国内的反巴沙尔势力。”
当前,叙利亚内战之火有越烧越旺之势,政治解决危机的难度也在加大。但叙利亚人民自主解决危机的权利仍应受到尊重,外部势力不应为了自己摸鱼而把水搅得更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