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分布很合理
黄嘉家住南丹东路某楼盘,作为从英国回来的“海归”,她觉得上海的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具有国际水平。尤其是公共文化设施的分布近在咫尺。在二三百米的距离里,她既能陪76岁的外公去听评弹,也能找到可与男友一起看老电影,甚至听小型演唱会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据零点公司去年对全市18个区县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百姓觉得徐汇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最合理。而让图书馆、信息苑、艺术馆、兼有剧场功能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身边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更多活动更丰富,是创建工程的重要指标。市文广局公共文化处副处长符湘林说,徐汇区和嘉定区去年起分别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和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名单。这是2011年起根据国家文化部和财政部的有关通知确立的活动,旨在加快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发展。
活动内容上网查
就像出门看电影要先查影院排片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也会把各类活动公布上网。家住龙华地区的大学教师王毅勤透露,她会登录徐汇终身学习网查看文化活动信息表。每月更新的表格,罗列了西南文化艺术中心、徐汇区图书馆、徐汇区艺术馆、土山湾美术馆、梅陇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里的具体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五花八门。其中既有3D纸艺展,也有水墨画或摄影展,还有妙趣横生的科普讲座。然后,她按照儿子、老公和父母的各自兴趣,分别带他们去参加。零点公司黄勇分析道,虽然年轻人多有市场购买力,还不算是公共文化设施使用者中的主体,但是他们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热情正在逐渐增高。并且,由于他们的参与,使得18至70岁的受访人群中,超过半数是通过上网了解文化活动信息,参与文化活动的。
财政投入力度大
徐汇区自创建工程启动以来,从区级财力中落实了2400万元的工作经费,嘉定区则在“百姓系列”文化资源配送方面,扩大了农民工的受益面。24小时服务的自助式街区图书馆和延伸至外来务工者聚集区的电子阅览室最受欢迎。此外,嘉定博物馆、嘉定图书馆新馆、韩天衡美术馆和嘉定保利大剧院等也将在两年内竣工。符湘林透露,在“十二五”期末,本市各区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将争取达到国家标准。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