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后人管理钱王祠
今年4月4日是钱氏后人汇聚到钱王祠敬谒先人的日子。当天,钱氏宗亲共同诵读《钱氏家训》。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4节,其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则为温家宝总理所推崇。据说,钱氏家族每有新生儿诞生,就要全家人一起恭读《钱氏家训》,这个传统在近代断了。钱氏家训被称为无价宝典,后人们在其熏陶下,出现了“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等众多卓著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等。
2008年,无锡钱氏在锡惠公园钱王祠首次公开祭祖。而后5年,钱氏后人不断为祖先留下的祠堂作出贡献:钱开源捐出珍贵的“三德谱”;钱同义献出家中珍藏200余年的顾光旭所书的“慎修堂”匾额;祠堂里还有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所写“祖德是绳”几个大字;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题写长联“西临惠麓东望锡峰祠宇喜重新吴越五王亿万年馨香俎豆,派衍梁溪源分浙水云礽欣愈盛堠湖两系千百岁华赀簪缨”;中科院资深院士钱令希87岁时所录“钱氏家训”……
无锡相关管理部门已将惠山钱王祠东门楼上下两层交给钱氏后人管理。钱氏后人表示,他们决定将楼上布置成钱氏名人馆,楼下设立吴越文化历史展示厅,一旦修缮完成将对外开放。
邹氏后人争到布置权
对于祠堂群的后人而言,由祠堂姓氏后人来打理自己的祠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心怀对祖先的敬畏,协力而行,其利断金。目前,除了钱氏宗亲,邹氏后人也争取到对邹家祠堂的布置权。明年清明节,一个邹姓文化的祠堂或在古镇面世。
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孙志亮说,惠山古镇要打造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基地,希望外地人慕名古镇而来看无锡,而非来无锡顺道看古镇。每个祠堂的族规家训都是一部宝贵的精神遗产,后人接手祠堂群的管理,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他们还可以成为古镇上每个姓氏最忠诚的讲解员和保护者。
新修祠堂已停止招商
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的秘书长夏泉生表示,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祠堂都由各个姓氏的后人们自行管理,甚至有一部分产权都在各大姓氏手中。政府要做的是制定规则,让各大姓氏知道什么能搞,什么不能搞。对搞得好的祠堂可给予奖励,这样也可减少对祠堂的投入。
惠山古镇由政府进行总体改造,祠堂产权归属于政府已无太多争议。现在修复完好的大部分祠堂,已租给商家经营,有的变成了咖啡馆,有的开设布鞋店。但各大姓氏的后人们,却希望以相同的条件承租自家祠堂,自行进行运作和打理。
对此,无锡相关部门已有考虑,从3月21日起,他们已停止了新的招商,表示要按申遗需求来梳理和反思现有布置。 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