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在老凤祥大件组成为了可能。作为上海地区现存唯一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流派的传承者,以及老凤祥金银细工工艺的第六代传人,大件组的制作大师们为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传,每天辛勤工作,努力培养新人。
一套自己创作的工具,一把鬼斧神工的榔头,一项百年传承的技艺,一段千锤百炼的人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瑰宝,串起了割不断的师徒情,铸就了兄弟般的手足情。让我们走近大件组,听听他们的故事……
何为金银细工
认识大件组之前,先要知道什么是金银细工工艺。金银作为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金银细工工艺则是传统而精细的手工技艺,以金银为主要材料,制作工艺品供室内陈设欣赏,兼具实用功能。这一技艺可上溯至商周时代,至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
比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金银器中,以清代皇帝和后妃御用的金银器最为丰富,其中有礼乐器、生活用具和各种陈设器,也有宗教文物中的佛像、龛塔、供器、法器等。这些器物的工艺制作采用了铸造、锤鍱、錾刻、累丝等多种技术,还有许多金银器镶嵌着珍贵的宝石、美玉、翡翠、碧玺等,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金银细工工艺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有北京、广东(香港)、上海。上海以范铸、钣金、鎏金、抬压、焊接、镶嵌、金银错、镂空、錾刻为主要制作技艺,富有海派特色。
整整六代传人
接下来,说说老凤祥金银细工的发展史。这是上海地区现存唯一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流派传承者,起始于1848年。从清朝的费汝明开始,费祖寿、费诚昌、陶良宝、边炳森、张心一,到现在的沈国兴、朱劲松、吴倍青、王伟成等,金银细工经历了整整六代人。
其中,承上启下的主要传承人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心一,他继承了中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的精华,设计制作出一批代表中国金银细工技艺顶尖水平的摆件精品。他培养的第六代传人,已是国内金银细工的顶尖人才,也是现在老凤祥大件组的顶梁柱。他们先后制作了一批精品,如足金摆件《盛世观音》《八仙神葫》,为静安寺精心打造的法器《静安佛鼎》,上海市政府赠港珍品《浦江庆归》和赠澳珍品《申城庆归》。此外,他们被国家级博物馆邀请,进行古董珍宝的“整旧如旧”,还为央视春晚制作颁奖金摆件《金燕迎春》、《三羊开泰》等。 辛矣老凤祥证券代码600612.SH900905.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