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申鑫的努力得到认可
~~~申鑫的努力得到认可
~~~申鑫的努力得到认可
~~~申鑫的努力得到认可
~~~申鑫的努力得到认可
~~~申鑫的努力得到认可
~~~申鑫的努力得到认可
     
2012年05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战赢回一切
一切都在改变
申鑫的努力得到认可
关尹
■申鑫(上)在这次申城德比之战中得到了球迷的认可
  比赛结束,朱炯站在申鑫替补席的旁边,与退场的申花球员一一握手,他原本就和这支球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等到王大雷过来时,朱炯突然“变脸”,狠狠地“掐”了几把他的脖子,还伸出手做想要打他的样子,大雷不好意思地笑了。某种程度上,正是门将王大雷的神勇发挥,奉献了至少4次神奇扑救,才让朱炯和他的球队没有带走一场胜利。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申花领队郭光琪一脸的冷峻,一再地表示“没有赢球非常遗憾”;朱炯则是满面春风,从头至尾阳光灿烂,他说:“没有遗憾。相比而言,德比和足球算是生活中很次要的东西,有很多东西要重要得多。德比打成这样,我认为可以接受。”

  其实,回看整场的表现,申鑫更有资格说一句“遗憾”。在控球率上,身为客队、且下半场20分钟少一人的他们反而压过申花;上半场,两队的射门数比是9比2,遥遥领先的居然是申鑫。王赟、萨利、邹仲霆等人都曾有过非常好的得分机会,可惜都被站在门线上的王大雷飞身救险。 

  德比是一面镜子。相比打到哪算哪的申花,申鑫的战术更明确、打法更清晰,组织更有效、进攻更有质量,尤其是注重地面推进、多脚流畅传球,让人看到了传统的上海足球的影子。而这一切,还是建立在两名主力外援被禁赛的背景上。难怪从媒体到球迷都感叹,申花虽“正统”,但申鑫踢得更有腔调。 

  谁才能代表上海,在这场德比之后也引发人们的议论。从人员方面看,申花的首发11人中,只有老将于涛一人是上海球员;而申鑫阵中,赵作峻、王赟、邹仲霆3名本土球员构成了一条中轴线,包括主帅朱炯亦是上海人。从球队风格上来说,即便是申花死忠,也不得不承认,对手踢得更有技术含量。难怪有球迷如此发泄不满:“现在的申花就是一个35岁的大腕加一个左扑右挡的神奇门将,其余的没印象。”“如果申鑫把握好机会,申花会输得很惨。” 

  时隔6年,德比的火药味还在,球迷们给予曾经的国际大将、如今的申鑫核心、上海本土球员王赟特别的关照,只要他一拿球就会听到全场的嘘声和骂声。因为太过兴奋影响到体能,王赟被提前换下。 

  王赟的遭遇,折射出申鑫在上海的尴尬。这是他们从南昌回归上海的第一年,相比有着18年历史积淀的申花,一切都处于劣势。申鑫的支持者偏居看台一角,只有不到区区200人,对抗全场一万多名申花拥趸,这是多么大的差距。事实上,无论在人气、口碑、市场等等方面,申花都有巨大的优势。 

  经历过这场德比,一切都在改变。不能说上海球迷从此就会开始偏爱申鑫,但人们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至少多了几分尊重、几分期许。   

  本报记者 关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长三角/专版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人才
   第B18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19版:人才/留学招生
   第B20版:人才/留学招生
球不来 你说没人会传 球来了 你却踢不进去
一战赢回一切 一切都在改变
这次预测是打平 下次预测是大胜
赛后’他在更衣室里呆了半小时
失望之后有期望
申城德比今不如昔
超级点评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11一战赢回一切
一切都在改变
2012-05-13 2 2012年05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