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50元一千克
读者高先生说,两周前,他去曹安市场买菜时,发现有摊位出售“长江中华鲟”。昨天早上,他再次去市场时,又发现这家摆出了“中华鲟”的牌子。“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居然有人公开出售?”高先生赶紧向本报反映。
接到报料,记者立即赶往曹安市场。在梅岭北路大门入口处附近,有一家标记着“临2”的摊位,记者看到了高先生所说的情景。在一个塑料泡沫箱中,有两条一尺多长的鱼,重约不到1千克。鱼身呈青黑色,嘴部呈三角状,体型略呈梭型。箱子边插着一块牌子,上书“长江中华鲟”(见图金旻矣 摄)。
记者假意购买,与摊主攀谈起来。“这鱼是野生的还是人工的?”“人工的,野生的哪敢卖呀?”“是中华鲟吗?”“当然是啦,和外面饭店里卖的中华鲟是一样的。”“多少钱?”“50元一千克。”“怎么烧呢?”“一段段切开,红烧清蒸都可以。”
摊主告诉记者,这“中华鲟”是从江苏宿迁进来的,每周五至周日摆出来卖,周一到周四想买都买不到。见记者嫌鱼大,他又从身后的箱子里捞出一条:“还剩4条,今天已经卖出去8条了。”
大多为普通杂交鲟
花了30元,记者买了一条所谓的“中华鲟”,随后立即与上海市渔政监督管理处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系。渔政管理处相关人员专程赶来,仔细察看后表示,基本判定这并非“中华鲟”。而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专家在看过照片后也表示,根据这条鱼的骨板、背鳍等细节判断,并不是中华鲟。另外,从生长规律来看,4、5月间的中华鲟应该只是一两百克的小鱼苗,不可能有1千克左右的成鱼。“现在集贸市场和饭店里出售的所谓‘中华鲟’,基本都不是真正的中华鲟,而是普通的杂交鲟或俄罗斯鲟。”专家表示。
据此,记者来到曹安市场管理办公室,粮油部的黄先生称对此还不知情:“如果真是中华鲟,肯定违法。如果不是中华鲟,则涉嫌欺诈消费者。”管理人员随后立即前往该摊位,收缴了进货单等凭证,并叫停出售“中华鲟”。市场管理部门已据实告知普陀工商部门,将由后者对此事进行处理。
【相关链接】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素有“鱼类活化石”之称,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中华鲟数量逐渐减少,因此根据相关法规,不管是野生的还是人工繁殖的,都禁止捕杀、贩卖。市民若发现捕杀、贩卖中华鲟的行为,可向工商、渔政部门反映。
■上海渔政监督管理处:63219157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