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我在携程网订购了2张当天下午2时30分出发到香港的港龙航空来回机票,一张机票有效期为7天,票价2376元;另一张有效期为14天。出票员不清楚14天票的价格,问价后回电报价,我当即确认。为谨慎起见,我提醒她再次核对是否为1张7天票,1张14天票。对方回答,订的是2张7天票,14天票没有舱位了。出票员不与我联系,就擅自订下2张7天票,我非常气愤,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好先确认出票。
1月8日,我回上海后,多次联系携程网,询问是否能将剩下的返程机票延长为14天有效期。客服王先生解释,由于机票经我本人确认出票,不能更改,建议另订一张1月18日(14天内)的单程票,过后,网站会予以补偿。我立即花2100多元订了票。
1个月后,王先生表示,我丈夫的回程票升舱(我丈夫乘坐经济舱,从订票到登机,均无人提醒升舱)。因此,补偿不能按票价来算,最多赔偿500元。读者陈小姐
【调查附记】
记者致电携程网,公关部负责人贺小姐了解情况后回复,当时确实因为双方沟通有误,没有按陈小姐最初要求出票。不过,她强调,出票员与陈小姐第三次通话时,明确告知此时没有14天票的舱位,只有7天票,并提醒风险,折扣低不能退改签,出票时陈小姐都亲自确认。记者问,另购的返程票升舱为何事先不提醒陈小姐?贺小姐回答,往返机票是特价v舱,1月18日的单程票是全价y舱,可能陈小姐对此不熟悉。记者又问,携程网订错机票,没有按客户需求及时处理在先,为何不按票价赔偿?贺小姐解释,携程网在此过程中没有过错,考虑到客户感受,愿意承担一部分责任,才凑成800元补偿费。
据悉,陈小姐没有接受携程网的解决方案,已请求消保委介入协调。5月8日,记者从长宁区消保委负责此事的施女士口中得知,据她了解,携程网的业务员语速太快,导致陈小姐在订票过程中没有听清,产生误解。经协调,携程网答应向陈小姐补偿1000元。
实习生 徐思红
本报记者 顾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