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 有多难
把单眼皮割成双眼皮,把国字脸磨尖变瓜子,嫌弃乳房小就把它隆大些,肚子上肉肉多了就抽脂——似乎只有人类对自己下得去如此狠手,刀子针管一齐往身上招呼。好吧,这些仍嫌不够,我们还热衷于给性格整形:内向的人必须整成交际高手,胆小的人必须练到勇敢无畏,人人都要有成功理想,像“平凡度日”这种想法压根儿就不好意思说出口……
有时候不禁想问:我们究竟有多讨厌自己?爱自己真的就有那么难吗?
这已经是一个极度宣扬自我的时代,但我们还是不会爱自己。因为很少有人意识到:自我的本质是爱自己。不要模仿,无须超越,更不必去寻找另一个谁。就像赫尔曼·黑塞在《米安:埃米尔·辛克莱德彷徨少年时》里说的那样:“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和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使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
爱你的小乳房,爱你的国字脸。爱你胆小懦弱呆板木讷的性格吧!给自己设一个节日,拿出热恋时的盲目与疯狂,爱自己!
爱幽默 和烦恼说Bye
如果有些事总是不顺心,那么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是人们增加忍耐力的前提:《烦——我们为什么容易被小事惹恼》一书中有个名为伊法卢克的小岛上的趣事:这里的人不会被任何事情惹恼。并非事事顺心,只是他们不会出现愤怒、气恼的情绪。研究者认为,是文化影响了人们的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过于认真严肃,把别人的无心之举当成针对自己的恶意行为,于是爱生气、要报复。电影《春风化雨》的编剧汤姆·舒尔曼说:如果发挥幽默感,把他们当成电影里的事件或角色,你就不会再苦闷,反而有可能哈哈大笑出来。
假如在飞机上有人挑剔餐食而跟空姐争吵,把他想象成憨豆先生如何?假如在拥挤的地铁里,有孩子哭闹到你心烦,把他想象成蜡笔小新如何?如果跳出事件,用幽默的眼光看待它,也许就不再可恶,反倒会变得好玩起来。
爱生活 远离“忍够了”
“忍够”体能风行是有心理基础的。堵车、排队、挤公交,还有随时轰炸的垃圾短信和广告电话,这个世界似乎哪儿哪儿都让人心烦到不行。一直为上厕所排长队所苦的女人们,甚至彪悍地一边喊着“忍够了”,一边便占领男厕所。
是我们的忍耐力变差了,还是这个世界变得令人搓火?我们对此作出的反应,于局面是改善还是恶化?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减少难忍的情形,或者让自己忍得开心些呢?
荷兰奈梅亨拉德伯德大学的心理学家艾普·迪克特赫斯做过一项研究:提供出租公寓的大小、地段、房东友好度、价格等8项特征,让被试选择租住哪套公寓。结果发现,那些下意识作出决策的人,租赁的房子比多方权衡的人要好。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也指向同样的结果:潜意识做出的决定,比你收集很多信息后再决策,效果要好很多。
这对那些凡事都要依赖微博、黄页的人来说,不能不是一种警醒——与其被泛滥的信息压到无法忍受,不如多给你的潜意识一些信任,听凭知觉作出选择。 宁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