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江大桥比,这是另外一座无形的桥,它通向民心。这座桥的名称叫新华医院崇明分院。
不出岛也有教授看病
新华-崇明医疗联合体试点启动后,星期一至星期五,有28位副教授以上的新华医院常驻专家坐镇崇明,他们每周一次到堡镇医院坐诊,每月一次下乡镇义诊。从去年开始,崇明18个乡镇已经走过了一半。
去年9月的一天上午,心内科来了一位气急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张医生迅速接诊,他第一判断是冠心病、房颤、心衰,左下肢丹毒,第一时间内给予强心利尿对症治疗。第二天一早,医院新引进的心内科专家卢英民主任组织心内科全体医生到病人床前,分析病情,反复考证,最后对症下药,患者的症状迅速好转起来,最后脱离了生命危险。
一个专家带动一个科室的进步,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能治大病了。以卢英民主任牵头的心内科目前已独立完成心脏起搏器安装,并引进先进的冠脉造影、介入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实施和完善使当地的病人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医疗进步给他们带来的福祉。
血透不用再跑市区了
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肾内科执行主任张翀是2010年6月到任的。原来,崇明医院无法进行肾脏病人的血透埋管子手术,病人需要到市区大医院去建立血透通路再回崇明血透,耗费病人和家属几倍于常的精力。张翀便开展了深静脉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术,建立了透析绿色通道,并在原先一天做二班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班,为更多病人服务。目前,每月固定透析人数150人,每月透析约1500人次,前来求治病人比原来增加了40%以上。
现在,肾内科在B超室的协助下,还开展了肾穿刺病理等项目,有效填补了一些以前肾病诊断上的空白,崇明三岛无肾脏病理的局面被彻底改变。
政府支持让百姓得益
在青浦、奉贤和崇明三个“二升三”的医院中,崇明离市区最远。值得欣慰的是,新华医院先后有43位专家上岛任职崇明分院中层干部。崇明县不断加大对新华崇明分院的财政投入力度,新落成的医院床位达到1000张。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县政府还出台了医院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优惠购房补贴政策。医疗联合体建设是上海推进新一轮医改的重要举措之一,崇明县和新华医院十分重视,崇明县县长赵奇和新华医院院长徐卫国亲自担任医联体正副理事长,通过新华—崇明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的开展,基本实现了崇明老百姓“大病不出岛,小病在社区”的梦想。
本报记者 朱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