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看到她一手拿烟,斜视这个世界的样子,真是超打动人心;可这些年,玛嘉·莎塔琵有些老了,以前诱惑的红嘴,现在显得有些吓人,我们都知道西亚的女人们一旦到了中年,很难保持花容月貌。不过还好,格什菲·法拉哈尼,这个出生于1983年的伊朗叛逆少女顺利地接了她的班。格什菲因和大明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合拍追捕基地组织领导人的间谍惊悚片,触犯了禁忌,被禁止出国;后来,又因在法国杂志《费加罗夫人》拍摄了一组裸照,她接到伊朗政府的一封信———被告知禁止返回自己的国家。再后来,她被玛嘉选中做了她新戏的女主角。
自传小清新
玛嘉·莎塔琵的第一部漫画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次《梅子鸡之味》真人演绎漫画绘本,同样获得了很多美誉。第一是选角成功,男主角阿里·汉扮演者马修·阿马立克偏执的眼神,刚好可以诠释有点神经质的音乐家,女主角的完美造型几乎接近漫画原型;第二音乐优秀,最后影片催泪成功,和音乐的配合关系匪浅。第三,这种小清新的调调,还真的有不少观众缘。
“影片讲述一位孤芳自赏的音乐家,当妻子无意中摔坏他心爱的提琴之际,便决定不吃不喝,八天后把自己饿死。”这样的剧情介绍,真的很无厘头,虽然是在讲一个人要被饿死,但未免也太可爱了吧,就像片名《梅子鸡之味》,一看就让人馋,带着小调皮的味道。
女人讲故事天马行空,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无论什么年龄段,都发自内心喜欢甜美风。于是乎,这又是犹如一部小甜品般细腻的法国片,色调唯美,独特的叙事方式———多线+多时间轴的混合体,以超现实来映照现实也是众多大咖的热衷,以倒计时的方式慢慢呈现故事的全貌。拍摄则加入了法式夸张蒙太奇与剪影动画。明明是讲伊朗的故事,但很多人都说这片子有《天使爱美丽》的俏皮风,还有法兰西的精致。
孤芳自赏的艺术家
阿里·汉是一名音乐家,却置身于一个普通但是吵吵嚷嚷的家庭。他的妻子是为完成父亲的任务,而不得不娶的女人,他一辈子都没有爱过她,她不懂他的音乐不知他的过去,她只能给他喜欢吃的梅子鸡,但这很难博得艺术家的爱。妻子总唠叨着家务活都自己一个人干,而没有帮手,儿子永远抑制不住想唱歌的欲望。这种环境下,我们的艺术家显得很孤单,极其容易被触犯、孤芳自赏、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又是那样可爱和迷人。
他唯一能与外界通灵的桥梁,就是他的艺术作品。所以,当阿里·汉挚爱的小提琴被妻子摔破,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替代者的时候,他决定自杀。自杀的冲动该怎么表现,影片接下来开始了游戏感十足的画面:阿里·汉开始设想该怎样去死:卧轨而死吧,死相太难看太痛苦;上吊而死吧,不够尊重死亡本身;俄罗斯经典轮盘赌式自蹦吧,麻烦别人清理卫生。最终音乐家选择了自认为最有尊严的死法———绝食。可见用死亡来成全偏执是伟大的情操。
片中有很多恶趣味的小片段,比如死神先生来充当旁白者,比如学习美国人的腔调来嘲笑他们,以展示伊朗一直以来对山姆大叔的态度。台词“对巨大胸脯的幻想和迷恋,显示出这个男人孩子气与不成熟的一面!”这个绝对是真理,断奶期的哀伤一股脑全发泄在这上面了。幻觉———人在死前可能都会有这样一段经历,但是很少有人能回过来告诉我们。音乐家在静待死神来临的八天里,思绪在过去未来、现实虚幻间穿梭,他看到一天三包烟的亡母,烟雾凝聚在坟前久久不散,他和死神交谈,以及他错过的爱情。
生命一半,艺术一半
初恋情人Irane的出场非常惊艳,叛逆少女格什菲·法拉哈尼的演绎留给观众唯美的印象。可是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最终两人孔雀东南飞,为了父辈各自成家,履行义务。尽管彼此思念,但却在最后一刻相遇却不愿意相认。是不是很悲惨很老套,看看这段话,也许会让你有点共鸣:我的一生至爱只有两样东西:音乐和Irane。Irane不能和我在一起,我就只能醉心于音乐,最后成为了真正的音乐家,得到了师傅真传的小提琴,却被我从来没有爱过的妻子所砸坏。我终于又遇到了Irane,但是她说她完全不认得我了,我决定死去,撑了八天,回忆起我的一生,最终饿死过去,也不知道Irane心中一直有我。
对于一些人而言,爱情可能是生命的全部,尤其是某些艺术家,以此来成全自己的艺术成就。所以他们天生就是悲剧:得到了真爱就很难成为大师,得不到就永远痛苦纠结然后用艺术来宣泄感情。
生命是你和艺术。你不爱了,一半的我死了,成就了我的艺术。后来我的艺术死在被爱里,我消失了。画面很漂亮,快结束的时候那段回顾的音乐不错。真替不会拉琴所以只能摆动作的演员着急。所以说真的,艺术家真的不要结婚了。
一部欢乐又哀伤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