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安行”画随时代
张佩华
  张佩华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我和几位书画家要在本地嘉定办个展览,既然是主题性,就要遵循“讲话”的精神深入延安去生活、写生,获得新的创作灵感。到了延安,我十分激动,黄土高坡的伟岸正如我年轻时读的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样,对着黄土高坡的速写笔姿都压在山骨上,渲染之后很有一种宽宏的韵味,与我画惯的烟云江南完全不同。

  延安是革命圣地,有了真切的感受,我画这组延安行的组画,重在笔墨当随时代。落日熔金,黄土高坡在逆光的映衬下凝重如墨,气场厚重,我用长线条抒写着“二王”的笔姿,一写逶迤的山影,山影顿然一显北方大山的宽厚。更用赭石和墨晕染,画面沉稳黝墨,透出逆光的镂金。画宝塔山时,厚重的墨色将大半画面渲染,宝塔高耸如青松一般,一派壮观。有了这种真切的体验,我认识到画黄土高坡可用各种技法出新,看你如何刻画入情。我在画延安的窑洞时,仿佛看见革命前辈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中国的解放奉献的身影,我在画幅上的“留白”鲜亮,春光明媚,很有一种抒情的韵味。这次深入延安生活,我画了十几幅延安山水的创作画,景各有姿,风格别样,特别是杨家岭时,特意画了一棵枣树,寓意革命的前程必结硕果。

  学习书法要临好多前人的帖,积淀多了,未创作之前心中就有了一个意象,将自己对前人创作的感受,经过自己的理解再创一个意象。可见书法的笔姿上升到高度是抽象的。但是搞山水画创作不同,山水是十分现实的景致,你画山水虽然是抽象的笔姿写成,但景致却是山山水水,你能将笔姿的意象与山水的具象结合得生动,也就有自己追求表现的画面的灵气了。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我来说,这次深入生活更有了丰富的真切感受,你要出新,在画斋是表现不出画面的时代感的,“笔墨当随时代”,“随”的本质就是深入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奥运特刊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4版:职场方圆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科学咖啡馆
   第B19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0版:教育周刊/人物专访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移民留学
   第B24版:人才
我在百万大裁军中
“延安行”画随时代
喇叭头
七绝二首
人生的功利与信仰
出品人的品位
晨曦(中国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延安行”画随时代 2012-08-01 2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