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士兵篆刻家
陈彧
  陈彧

  2010世博会期间,篆刻家钟老先生忽来电话,说家里有客,要我也去凑凑热闹。

  下了班即赶去,眼前的客人一身戎装,大约30岁光景,个头虽不高,但很壮实,双目炯炯有神。先生介绍他叫徐强,是重庆警备区的一名士官。军人怎么和德高望重的篆刻家有关系,况且大老远从重庆来?我挺纳闷。先生对徐强很亲切,目光慈祥,笑也是发自内心的,就像对一个许久没回家的孩子。

  那天先生很高兴,说他和徐强是忘年交。此时一直少语的徐强忽地站起,行了个标准的举手礼,动情地说,老师,你千万不要这样说,你是我永远敬仰尊重的老师。

  10多年前钟老先生去四川垫江,在街上看见一个卖石头的地摊,石倒是一般,挑了几块没相中,却对一枚刻章产生兴趣。他问守地摊的孩子章谁刻的?孩子说自己刻的。他让孩子当场刻一枚,竟大出意料,这孩子入刀、行刀、结体皆有章法,而且相当娴熟。先生既惊且喜,专程去了一趟孩子的家,川东一个普通农户家庭,这个孩子就是徐强,当年14岁。

  徐强学篆刻属偶然,小学二年级在同学家里看到一本《篆刻入门》,随手一翻就喜欢上了,遂以代放一月牛的辛劳将其得到,就此痴迷上了。垫江属喀斯特地貌,多岩溶石,他上山采集,用废锯条磨成刻刀,按图索骥,比照《篆刻入门》,刻了磨,磨了刻,刻过的石头不计其数,几年里上山背石多达两百多公斤。先生被徐强的刻苦好学精神深深打动,回到上海即寄去了不少有关篆刻的书籍,并在往来书信中加以指导。

  1998年,徐强应征入伍,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士兵,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时利用工作之余,深入摹习秦汉玺印和古圆朱文,操刀不辍,艺术境界不断提升,参加部队和地方举办的书画篆刻展不下数十次,屡屡得奖。他为丰富军营文化生活、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做出贡献。成都军区《战旗报》以《士兵篆刻家》为题,报道徐强的先进事迹。他现为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巴渝印社社员,一位实至名归的士兵篆刻家。

  此后我也成了徐强的忘年交。前几天他来电话告诉我,他的工作又有调动。他说不管到哪,在什么岗位上,他都是一个兵,时刻听从祖国召唤。当然,他仍会徜徉在方寸天地,继续钻研心爱的篆刻艺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奥运特刊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4版:职场方圆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科学咖啡馆
   第B19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0版:教育周刊/人物专访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移民留学
   第B24版:人才
雨中人桥
难忘抗大往事
窗外
瑞草芳香
士兵篆刻家
三言两语记
从《马兰村歌声》说开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士兵篆刻家 2012-08-01 2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