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座是一种道德自律还是必然义务
何小手
  何小手

  在公交上为弱者让座已经成为一种美德,而不让座则可能引发冲突,类似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近来杭州一小伙因为未让座被扇耳光,更是引发让座话题的大讨论。在一项15000多名网友参加的投票中,结果显示,88.4%的网友认为不该打,其依据是“让座是美德但不是义务”。多数网友谴责打人的行为,后续媒体的报道也提及到,小伙之所以不让座,是因为他本人系残疾人,这更加剧了舆论对打人者的批评。

  话题由此引发让座必要性的讨论,让座是一种道德自律,还是必然的义务?媒体报道援引浙大社会学教授冯钢的话说,“道德是一种自律而不是他律,当事人不能用暴力去要求别人遵守道德。”近年来,强迫让座现象经常见诸报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龚文庠教授认为双方呈现了两种不文明习惯:“让座是文明习惯,那个青年没有养成。当爹的用野蛮手段对付弱者,也是一种习惯。两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不文明的习惯。”

  有网友也提及让座的文化细节,一篇题为《日本人讲礼貌却为何不让座?》的文章中,描述在日本让座是一个技巧问题,日本人(甚至包括老年人)一般不太愿意接受他人的人情,因为他们拒绝被视为“被照顾的人”,让座甚至会令人悲痛欲绝。不同的让座文化不仅与民族性格有关,还与公共资源有着必然联系,有网友亦指出,交通资源相对贫乏,是当前中国社会强迫让座现象的一大原因。

  哈尔滨塌桥事件在过去一周引发热烈讨论,其议题涉及诸多层面。从事件传播看,除却桥梁倒塌中的具体细节,当地政府的回应也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找不到责任人”成为此公共事件的重要传播要素。一网友感叹:“18亿元,垮塌一座大桥,无一人负责。”该回应尽管于25日受到驳斥,哈尔滨市政府将其归结于网上传言,然而,事实上,“找不到责任人”的报道出现在权威媒体的报道中,系记者采访到的细节。当然,这个不当回应或许夸大其辞,它或是当地政府为逃避媒体问责的一时托词,不料却成为舆论穷追猛打的重要诱因。

  应对公共事件必须动用现代政治沟通理念。有网友提及过去失败的应对案例,2010年栾川县伊河大桥垮塌,53人遇难,县委县政府却在《洛阳日报》公开“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分析道歉的路径,认为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向当事人道歉,其次向公众道歉,而向上级政府或领导道歉,则“既不重要,也没啥用”。从道歉的路径选择可以看出政府权力来源和服务对象,民众尤其关切政府的道歉心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哈尔滨塌桥真相不应“躲猫猫”
批评之后
服务窗口便民不仅需延长时间
媒体视点
硕鼠美容
一年不违法抽奖赢汽车?
让座是一种道德自律还是必然义务
新民晚报评论A04让座是一种道德自律还是必然义务 2012-08-27 2 2012年08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