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文化·旅游
     
本版列表新闻
~~~嘉兴一老人的“红船情结”
~~~嘉兴一老人的“红船情结”
~~~嘉兴一老人的“红船情结”
~~~嘉兴一老人的“红船情结”
~~~嘉兴一老人的“红船情结”
~~~嘉兴一老人的“红船情结”
~~~嘉兴一老人的“红船情结”
~~~嘉兴一老人的“红船情结”
~~~嘉兴一老人的“红船情结”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
嘉兴一老人的“红船情结”
梅璎迪
  从上世纪60年代保存第一枚南湖红船参观券起,69岁的嘉兴老人朱炳荣就没有停止过和南湖红船的“不了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收集的与南湖红船相关的邮票、明信片、参观券、商标等物已经超过1000件,被称为“红船老人”。

  南湖边上“不了情”

  “我出生在南湖边,生长在南湖边,对南湖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在嘉兴新兴街道文昌社区一幢老式居民楼里,满头白发的朱炳荣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和红船结下的不解之缘:1958年,他进入南湖边的嘉兴绢纺厂工作;1959年,他亲眼目睹了湖心岛上南湖革命纪念馆和纪念船的建成;1971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对“红船”有了更深的情结。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朱炳荣便开始收罗一些铸有南湖红船纹样的毛泽东像章、南湖船票等,80年代恢复集邮后,就把收藏范围扩展到南湖红船明信片、南湖邮票实寄封、南湖邮戳,以及与南湖红船有关的商标、磁卡、粮票、贺年卡、扇子等等,日积月累,如今他的藏品已经超过1000件。 

  参观票见证嘉兴历史

  在朱炳荣的收藏品中,记者找到一枚南湖红船最早的参观票:黄色的底纹上套印着墨绿色的烟雨楼剪影,右下侧票价一栏用红色印章敲着0.2元。“60年代最早的票价就是2毛钱,后来调成3毛、5毛、1块9毛5,到2000年的时候就调成了10块,现在要60元。这一系列南湖红船参观券几乎涵盖了各个时期的版本,纪念馆里都没有我这么全。”在朱炳荣看来,小小一张南湖红船参观券,不同的票面图案和票价也见证了嘉兴的历史发展。

  筹划写本红船的书

  在朱炳荣的这些收藏品中,每一件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多年前,朱炳荣曾听说嘉兴酿造总公司出过一款“南湖”牌酱油,商标上印着南湖红船。在市面上逛了一圈没有觅得后,朱炳荣便直接往厂里跑。“一开始厂里说这款商标已经停印他们也没有了,后来耐不住我一次次上门,终于帮我翻找出一张新的。”

  如今,朱炳荣正筹划写本南湖红船的书,作为礼物献给党的十八大。他说:“等书出版后,送一批给南湖革命纪念馆,也免费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本报记者 梅璎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十年之变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社会·生活
   第B03版: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湖州创新4种乡村旅游模式
苏州年内重建过云楼
景宁畲寨风情别致
去太湖渔湾品美食
杭州举办扇艺藏品展
三河“六道宴” 盛邀四方客
池州在沪推介旅游
每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
海安举办 台商台胞书画展
新民晚报文化·旅游B03每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 2012-10-09 2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