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训那些事
季颖
  季颖

  不久前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透露: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两周军训,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北大随后回应,军训中就诊最多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暑的仅排名第5。言下之意,学生们没那么弱不禁风。 

  我并非想在此探讨学生体锻缺乏或教育模式缺陷的问题,只想跟有兴趣的学生读者,讲讲有关军训的故事——因为20年前,我的大学第一课,正是军训——而且是一年。那时,北大有四届复旦有三届学生,大学第一年是在石家庄、南昌或大连的军校度过。 

  军训有个科目叫单兵战术,是模仿战场环境下,提枪跑步前进突然卧倒变侧身匍匐前进。时值冬天,训练场地冻得邦邦硬,做突然卧倒的动作,我们个个像肉饼拍在地上,劈啪作响。一天下来,触地的半边身子没有不红肿破皮的。晚上睡觉,几乎都和衣而卧,因为伤口结痂脱衣服就会扯破。半夜醒来,常能听到某个床铺传出低低的哼哼。尽管这样,第二天集合号响起,全队没一个请假缺席。这个训练,持续了一个月。 

  还有5公里越野跑,以区队为单位,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就是整个区队30多人的成绩。为让几个“困难户”尽可能过关,体能好的同学两人一组,结对照顾一个差的。测试那天,最后几百米,跑在末尾的一个上海籍男生脸色发白、脚步踉跄。如果他放弃,全区队都不及格。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是他的“领跑员”,因为不允许搀扶,我俩除了不停地喊加油,只有干着急。这个男生文化课成绩出挑,但身体偏弱,性格也不像很拼命的人。我们真担心他坚持不了,这样大家都将白辛苦一场。此时的他,发着狠说:“用绳子拖,也要把我拖过去!”于是,我们拿出备好的背包带,硬是拖着他一起到了终点。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身娇肉贵父母舍不得让他们吃苦,那时十八九岁的我们,不也是爸妈的心头肉掌中珠?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太重又不太吃得起苦,当年刚去军校的我们,不也是文弱书生一个,不知能否熬得了一年?军训给我们的收获之一,是懂得了吃苦耐劳。北大教授钱理群批评过,“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其抱怨制度,不如从我着手改变,至少在性格和体格培养上,对自己,对孩子,都可以“粗糙”一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十年之变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社会·生活
   第B03版: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高考低级错误实质就是渎职
军训那些事
媒体视点
长假“堵挤”提醒弥补公共服务短板
“口音”菜价
地铁上老少互殴谁教育谁?
得理不饶人
电视和网络都在反映中国社会
重拾三个常识
打人者触法
新民晚报评论A04军训那些事 2012-10-09 2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