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资金短缺现象
昨天,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两期共计395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期限7天的逆回购交易量为2900亿元,中标利率3.35%;期限28天的逆回购交易量为1050亿元,中标利率3.60%。
本周到期的逆回购规模达人民币1990亿元,可用来对冲的到期央票和正回购仅100亿元,因此本周公开市场资金缺口1890亿元。而在昨天释放3950亿元资金后,已提前实现本周净投放资金2060亿元,这也是央行连续两周资金净回笼后首度净投放资金。
此前,央行在10月23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分别开展了期限7天的逆回购交易量为490亿元、期限28天的逆回购交易量为42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10月25日又以利率招标方式分别开展了期限7天的逆回购交易量为1400亿元、期限14天的逆回购交易量为85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等同于一次降准的逆回购资金投放,预计能够有效缓解月末因多重不利因素冲击导致的资金短缺现象。央行开展如此大规模逆回购,意味着其动用降准等深度流动性释放工具的可能性降低。
资金面正逐渐转暖
事实上,从上周开始,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就开始趋紧。
由于月末因素对资金面的影响日益增强,机构对跨月资金品种需求旺盛,融出资金意愿极低,导致流动性紧张,银行间回购市场资金利率迅速走高。除3个月品种外,质押式回购市场各期限利率全线上扬。7天品种由3.72%升至4.32%,上涨60基点;隔夜回购加权利率更是由前一交易日的3.47%跳涨102基点至4.49%,不仅与7天期资金价格形成倒挂,也超过了9月下旬流动性最紧张时的高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本周横跨月末,资金面因而面临一定压力所致。展望下周,将面临4750亿逆回购巨额到期,因此,下周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面临巨额压力,预计逆回购仍将持续较大的投放规模。不过,此后数周内逆回购资金到期规模呈逐渐下降态势,由逆回购资金到期形成的资金面压力将明显减弱。
而随着逆回购到期洪峰过去、央票到期量环比改善、财政拨付力度加大以及外汇占款恢复性增长,只要保持大规模逆回购即可顺利平稳,未来资金面状况并不过分紧张。也就是说,未来两月资金面转暖的趋势依然比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