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模范中学是上海著名的重点高中,每年都为大学培养出许多人才,不过它还有一个更闪亮的名字——上海中学生篮球霸主。“只要南模参加的比赛,就从来没有输过。”这句民间流传的赞誉之言,直观地体现了南模在上海中学生篮球界的地位,而主教练李祖极正是这个“南模王朝”的奠基者。李祖极今年66岁,早过了退休年龄,不过因为带队成绩出色,所以南模一直返聘他——从1974年被分配至南模中学至今,三十多年来李祖极一手打造了“南模篮球”这块品牌,几乎垄断了上海市各项中学生篮球赛冠军。
但是现在,李祖极也感觉有些“今不如昔”了。“我们现在还是上海市中学生篮球赛的霸主,但是和以前比起来,现在的学生打球水平下降了不少,有特点的球员越来越少。”当年李祖极还在向明中学读书时,就得到了一个“野马”的绰号,这是形容他打球时非常勇猛,跑起来头发就像马的鬃毛一样飘起来。可是当记者问起现在南模篮球队还有没有队员有绰号时,他居然犯难了:“这个我还真没听说谁有,平时我都是直接叫他们名字的。”
记者在南模中学采访时,正赶上南模篮球队和上海工技大篮球队的一场友谊赛,李祖极叫来正在赛前训练的队长冉楚天,让他为记者介绍队中的绰号情况,小冉听后直挠头:“队里没人有绰号。”而李祖极回忆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打球的时候,全队几乎人人都有绰号,甚至连女队的队员也有绰号,“当时有人叫‘老鼠’,有人叫‘裁缝’,绰号都是五花八门很形象的,那也是一种篮球文化。”他还记得,自己有一次到北京颐和园游玩,居然被一个陌生人叫住了:“您是‘野马’吧?我小时候看过你打球的。”
在李祖极看来,现在的中学生打篮球没绰号也算正常:“他们毕竟只有十几岁,打篮球只是业余爱好,一些技术特点也还没有形成。”但是他认为,那些打上职业篮球的球员,应该形成鲜明的技术特点,并以此博得一个形象的绰号:“绰号不但是一种文化,也是一条纽带,能够吸引更多球迷的关注,这对篮球运动也是一种推动。”
本报记者 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