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响乐团近年频频邀请国外音乐大师参与演出,令乐迷兴奋不已,票房也常爆满,一改以往国内乐团出票普遍不佳的窘况。孰料上周六的一场演出,“上交”请来的独奏家韩闻放年仅12岁,让观众普遍不解:名既不见经传,也没见是哪届国际比赛的获奖者,怎么就坐上“上交”的独奏席呢?何况还是指挥家陈燮阳的指挥?
然而当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琴声响起,大家就安静了。“有力的触键、清纯的发音、平稳的节奏,韩闻放的琴声引导我们进入‘乐圣’清新美丽的音乐世界”,资深乐迷刘蔚在音乐会后回到家里这样写道。
其实我听韩闻放的琴不是第一次。去年在一个地区少儿钢琴比赛当评委,第一名就是韩闻放。当时就觉得他与其他选手相比差距好大,像是专业学校的学生。一问,说来自北京,便未深究。这回知道了,原来韩闻放的那个第一名,只是他许多第一名中的一个。有些比赛由琴行主办,最高奖往往是一台钢琴。而韩闻放家里已经有5台钢琴是他“捧”回的奖品。
韩闻放的学琴经历也与众不同:生于辽宁鞍山,家里并无音乐背景,母亲是做幼儿早期教育的。只是因为觉得音乐对幼儿的大脑发育有帮助,便让他学钢琴。4岁那年参加刘诗昆幼儿园的钢琴比赛,一不小心就拿了第一名,引起刘诗昆的注意,建议他到北京学习,于是举家到北京。
音乐的天空从此对他敞开。听母亲说,韩闻放从小学琴不用她操心。而这个孩子对学习也特别专心,学得特别快,还特别愉快。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他家多次在北京上海之间来回搬迁,母亲说像随军家属一样,这里住两年那里又住两年。于是韩闻放只得到处拜师。奇怪的是他虽然面临不同的教师,琴技却天天向上,丝毫没有因教师不同而左右摇摆,停滞不前。不过为他上课的也都是业界鼎鼎大名的音乐教授,比如上音的吴志杰、林尔耀、杨晏如,北京的邵丹、丁柬诺等,甚至傅聪、陈宏宽也为他上过课。虽然知道名家都各有特点,看法常常迥异。但韩闻放小小年纪,似乎也懂得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总之随年龄的增长,琴弹得越来越深,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而韩闻放始终处于多位教授的授课中,并不像多数琴童只认准一个老师。
终于有一次他有机会弹琴给余隆听,同样受到称赞。这是去年的事。不久就接到余隆的邀请,让他参加上海交响乐团“完全贝多芬”的系列音乐会演出。韩妈妈闻讯大感惊讶,因为她打听到参加这个系列演出的钢琴家都很大牌,比如许忠、张昊晨等。在他们面前,韩闻放算什么呢?但余隆心里有底。第一次与乐队合奏后,陈燮阳高兴地对韩妈妈说:“没问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