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上海爵士音乐周已经结束,尽管演出阵容中有大牌明星劳拉·费琪,有集爵士、古典和吉普赛风格于一身的小提琴家罗比·拉卡托斯,但我感兴趣的却是来自美国的女歌星珍·梦海(Jane Monheit)。
数年前曾听她的圣诞歌曲CD《The Season》(季节),一下就被她另有一功的多元风格所吸引。随后我就常在网上寻找她的录音欣赏。珍·梦海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爵士歌手(区别于歌舞厅或百老汇式歌手)。她的嗓音无瑕如玉,甜美却不腻俗。她常常让伴奏停息,独自低叹轻吟,然而其古典功底的假嗓音排除了慵懒之情,令人屏息细品。珍·梦海的音乐形式融合了上世纪30———50年代爵士乐中的多种流派,甚至包括音乐剧、拉丁、波萨·诺瓦等多种风格。她常在同一首歌里涵有几种风格,而又在不同场合唱同一首歌,却“面目全非”。有时慢歌唱快,有时快歌也变成徐徐倾诉,变化无穷。
珍·梦海生于1977年,成长于纽约长岛的一个音乐世家。祖母和姑妈都是专业歌手,父亲弹班卓琴,哥哥是摇滚吉他手,她自己则学单簧管。少女时她就梦想将来投身爵士乐,她的偶像是当时被称为爵士歌坛第一夫人的艾拉·费兹杰拉德(Ella Fitzgerald)。
1999年她从曼哈顿音乐学校获得音乐学士学位。第二年她便出了第一张专辑《Never Never Land》(忘忧谷),此专辑在Billboard(公告牌)爵士榜单上停留了一年多。2001年发行的《Come Dream With Me》(梦海)专辑,第一周进榜即获Billboard爵士榜冠军,并蝉联13周。2001———2002年展开欧美巡回演唱,反响热烈。她的韵味被媒体誉为“继艾拉·费兹杰拉德之后最美的爵士女声”。
听珍·梦海的现场,感受到的魅力大大超越其唱片。凭借即兴发挥,她可以将一首歌曲的篇幅扩容近一倍。先来一个长长的即兴引子作铺垫,使听众耳熟能详的优美主旋律千呼万唤始出来。主歌唱了一段,即兴好戏出场,有时还要请钢琴、贝司、爵士鼓各献一番即兴身手。音乐会上她唱了那首她两岁时就学会的《Over The Rainbow》(飞越彩虹),其中的即兴段,在钢琴轻击的碎音伴随下,珍·梦海的迂回淡雅的低吟,将听众带进梦幻的意境。
即兴是爵士乐的灵魂,即兴也正是珍·梦海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