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查的《随想曲》
任海杰
  ◆任海杰

  语言第一,还是音乐第一?这是格鲁克歌剧改革时就出现的争论命题,是一个纯艺术的命题。

  音乐家弗拉曼德认为应该是音乐第一,诗人奥里维认为应该是语言第一,两人把争论聚集到主人公伯爵夫人玛德琳身上,因为两人都爱着玛德琳。如果她同意谁的观点,那么也就意味着谁赢得玛德琳的爱情。虽然玛德琳有些偏向音乐,但感到语言同样重要,她感到难以抉择……

  这就是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部歌剧《随想曲》的故事情节。在歌剧创作领域,理查·施特劳斯向以题材、风格多变著称。最初他以激进前卫的《莎乐美》《埃莱克特拉》震动乐坛,后又迅即“倒退”转向温文愉悦、诙谐幽默的传统形态《玫瑰骑士》;他既有半人半神的《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没有影子的女人》,也有维也纳世俗风情的《阿拉贝拉》……

  当《随想曲》于1942年10月28日在慕尼黑首演时,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想想吧,那时欧洲硝烟弥漫、腥风血雨,二战正处于关键时刻,被称为二战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正胶着对峙,而施特劳斯却在此时拿出一部如此风花雪月、谈艺论道的歌剧,似不食人间烟火者所为。于是有人认为,这是施特劳斯故意为之,因为从二战开始后,他的处境越来越尴尬。他既不想为纳粹搽脂抹粉,又不能得罪纳粹,唯一的出路也只能“纯艺术”了。

  相比较他的一些热门歌剧,如《玫瑰骑士》《莎乐美》等,《随想曲》的上演率并不很高,这主要缘于它独特的品格和演唱的难度。欣赏《随想曲》这样的歌剧,不是听热闹,而是品门道,需静心玩味。还有一点很重要,全剧要有一位色艺双全的大牌女高音(饰演伯爵夫人玛德琳)镇场。

  前辈德国女高音施瓦茨科普夫曾是伯爵夫人的不二人选,她不仅在舞台上演过,还录过唱片。然而对当今的乐迷来说,没有戏剧性的情节、没有动人的唱段,要静心坐听两个半小时并非易事。现在唱片市场上有两款DVD《随想曲》比较引人注目,一是1993年由卡娜娃主演的旧金山歌剧院版;一是2004年由弗莱明主演的巴黎国家歌剧院版。卡娜娃和弗莱明都是演唱施特劳斯的高手,且容貌端庄。然两者比较,还是卡娜娃更胜一筹。说实话,我对卡娜娃的嗓音一直不敢恭维,尤其是她演唱的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总感觉用嗓没有到位,差那么一点火候。但她的身材仪表、天生丽质,绝对是风姿绰约、风采迷人,在歌剧舞台上可以说是万里挑一。她的这些综合优势,终于在玛德琳身上得到了充分的、淋漓尽致的、浑然天成的体现。如果说她在《玫瑰骑士》中的元帅夫人还有人可以一比的话,那么她在《随想曲》中塑造的伯爵夫人,恐怕很难再有人能超越她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目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韩闻放12岁成上交音乐会独奏家
托马斯与旧金山乐团的凝练美
即兴是她的灵魂
“恺撒堡杯”钢琴赛揭晓
东方票务
用低音炮弥补小音箱的低音
理查的《随想曲》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B08理查的《随想曲》 2012-12-09 2 2012年12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