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人才/招生培训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开放大学(原上海电视大学)优秀毕业生风采
~~~——上海开放大学(原上海电视大学)优秀毕业生风采
~~~——上海开放大学(原上海电视大学)优秀毕业生风采
~~~——上海开放大学(原上海电视大学)优秀毕业生风采
~~~——上海开放大学(原上海电视大学)优秀毕业生风采
     
2013年01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我 成就你
——上海开放大学(原上海电视大学)优秀毕业生风采
■ 导师们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奖
■ 毕业生兴奋地在《文汇报》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三五载苦读,是为了写就改变人生的成功一笔,是为了积蓄冲破困境的惊人实力,是为了留下自强不息的生命轨迹。上海开放大学的无数学子,以好学向上、奋勇拼搏的精神,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成长,收获了荣誉。

  学习,让蓝天更广阔

  在云端,一名乘客因客舱气压引起哮喘发作进而导致呼吸衰竭,她用准确流利的中英文双语稳定乘客、找到医生;在地面,为了寻找不慎将IPad平板电脑遗落在机舱的外籍乘客,她发邮件、打电话,终于完璧归赵。她就是为了提高业务水平而在长宁分校完成英语专、本科学习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客舱部经理徐海华。

  在公司引进新飞机时,她通过阅读大量航空专业英语文献资料,在客舱设备选型方面提出了积极意见,并对验收进行了严格把关。在客舱服务业务标准文件的编写和修订中,徐海华承担起英文版《客舱服务规范》和《机上广播词》手册的编写工作,努力做到信、达、雅,受到了乘务员和乘客的好评,并在更多航班上推广使用。在东航申请加入天合联盟的过程中,她成为了客舱服务板块入盟审计工作的牵头人,查阅英文资料,开展服务对标,撰写英文材料,英文现场汇报……学以致用的她,在一系列工作中,都获得了领导、同行、乘客的认可和好评。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世博特别贡献奖”、“上海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接踵而来。徐海华却依然不改那份谦虚和踏实,她总笑着说是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为自己打开了一片崭新的蓝天,让自己能在更广阔的蓝天翱翔。

  军营硬汉,浇灌智慧果实

  来自安徽巢湖的张靖毅是一名退伍军人,工作勤勉、业绩出色,深受公司领导的赏识。然而由于专业管理知识的欠缺,一次次与机会失之交臂。面对职场瓶颈,他选择用知识来改变命运,跨进上海开放大学浦东新区分校的校门,从大专读到本科毕业直至获得学士学位。近五年的学习生涯,他是班级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却也是学习最认真、最刻苦、成绩最好的一个。

  2010年6月,不幸降临。张靖毅年仅11岁的儿子身患重病,从老家来到上海求医。一边是儿子不能耽误的病情以及高昂的医药费,一边是销售淡季给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再加上马上就要到来的期末考试,硬汉张靖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每天忙完工作就直奔医院陪护孩子,孩子睡着了便拿出书本复习,常常是看着看着自己也睡着了,醒来又继续看。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小插曲。张靖毅生活一向节俭,尤其是面对儿子高昂的住院治疗费,他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用。然而,当得知班里的几位同学因为出差在外而没法缴纳选课费时,他不假思索地就帮同学垫交了费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靖毅的坚强和坚持,最终换来了孩子病情的稳定、优秀的期末考试成绩。而他在与部门同事认真分析了上海礼品市场行情后,运用市场营销知识,从方案设计、产品包装、需求分析、售前咨询、售中和售后服务等细节做起,勇于创新,兢兢业业,终于在年底实现礼品销售额翻番。他负责的礼品事业部彻底扭亏为盈,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产品也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难忘难舍,难说再见

  27年前,风华正茂的顾嘉骅带着电大学到的知识奔赴岗位;27年后,已过半百的他凭着一股孜孜不倦的拼劲,再次踏入母校大门,成为农工商分校的学员。记得报名那天的瓢泼大雨,把他浑身上下都淋湿了,跑到报名处,听到老师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学校几十年来的发展,他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选择母校的信念。

  学以致用是顾嘉骅选择上海开放大学的初衷。在单位分管行政和人事工作的他,把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现学现卖,撰写了《从上海越剧院实行聘用合同制的现状,看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任制度的配套政策问题》,发表在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光彩人生回眸》一书中;分析文艺院团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他撰写了《如何加强文艺院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发表在中国文化出版社的《小康丰碑》一书中。由于顾嘉骅的努力工作和突出表现,他多次受到市、区、局级的嘉奖,并荣获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优秀共产党员”、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上海市文化单位治安保卫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毕业后的顾嘉骅仍关心着班里推迟毕业的同学,提供复习资源、上网整理资料,甚至上门一对一辅导,他都不亦乐乎。55岁的顾嘉骅与母校再次“牵手”,是对自我超越的成功挑战,是对自我价值的执着追求。他留给老师的是钦佩和赞叹,送给同学的是关爱和帮助,自己收获的是知识和精神财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特稿
   第A15版:职场方圆
   第A16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走进我 成就你
上海急招18-28岁待业青年
万平练字——免费讲座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人才/招生培训A16走进我 成就你 2013-01-06 2 2013年01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