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做到 真正取信于民
1月4日,上海市委举行常委会,审议上海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实施办法(送审稿)》和市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若干规则(送审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各项规定一旦公布,必须严格执行,解决实际问题,主动接受监督,以作风正党风,以优良党风带动政风,真正取信于民。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
根据中央部署和上海市委要求,上海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规范外事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加强督促检查等方面,制定了30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从学习、会议、文件、活动、纪律等方面,制定了市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24条规则。上海市委还要求加强各项规定落实情况的检查,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
“各项规定出台后,如果我们说到、做不到,只会适得其反,让群众反感。”韩正说,中央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每位市委常委要首先带头,凡是文件规定的,必须严格做到;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严格依规办事。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群众的认同作为改进作风的方向。
扑下身子 走基层办实事
在新近召开的十届上海市委三次全会上,上海市领导明确表示,那些一般性的论坛、庆典、研讨会等,能不办就不办。与此同时,要减少各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评比、检查、会议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岁末年初,上海少见大张旗鼓的会议、论坛,各级领导干部正扑下身子、沉入基层走访调研。
2012年底,韩正前往徐汇、杨浦和浦东新区调研。据一同参加调研的工作人员回忆,各考察点上,只有分管该业务的个别区领导等候并参与调研。考察过程中,韩正在企业与年轻的员工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医务人员、就诊居民仔细询问药价是否真的降了、与家庭医生签约后看病问医是否更方便了……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2012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杨雄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2013年市政府实事立项工作,要求一定要把实事做实,把实事做好。新年第一个工作日,杨雄又主持召开市政府参事座谈会,认真听取参事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效率,务求实效。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一连举行3场座谈会,一般每个议题一个半小时。
以身作则 于细节处见作风
2012年12月11日,在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候选人与浦东新区人大代表的见面会上,韩正排在第十组、也是最后一组出场亮相。在场的区人大代表注意到,作为第十组第一个出场的候选人,见面会时韩正站在主席台的边上。会议主持人介绍完他的基本情况后,韩正向前一步,向代表们郑重鞠躬。
“我们从细节里看到了作风。”负责会议组织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天参加见面会的共有138名候选人,其中有4位上海市领导,曾有提议让市领导率先与人大代表见面,但这个方案后来被否定了。记者从上海市人大获悉,在此次换届选举中,上海首次在全市范围内统一组织开展市人大代表候选人与区县人大代表见面活动,27位市领导均以市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身份,按姓氏笔画顺序参加了相关选举单位组织的见面活动。
从中央到地方领导的率先垂范,带来了基层风气之变。没有气球、彩带、鲜花、红毯,也不见文艺表演、锣鼓喧天。去年年底,上海市闵行区多个大型项目相继开工,开工仪式异常短小精悍。
2012年12月25日下午,国家北斗导航应用上海产业基地项目在闵行区浦江镇开工。瑟瑟寒风中,上海市经信委、闵行区的负责人在露天台子上简短介绍了项目情况,台下坐的全是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相关人员,整个活动20分钟即告结束。
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上海,正脚踏实地,清醒实干,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更加稳健地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动力,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奋发前进。
新华社记者 姜微 杨金志 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