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上卷帘门桥墩变店面
李先生所说的这些桥墩小店位于凯旋北路宁夏路附近,此处的轨交高架桥桥墩呈“H”形,有人便在桥墩两侧的外墙上安装了卷帘门,将中间孔洞里的一方空间挪作了私用。
记者在现场数了数,总共有四个桥墩“变身”成了商铺。两处是洗车摊,一处是修车铺,还有一间则暂时空关,店铺门口还贴着招牌,看上去有模有样。这些店铺小的只有两个平方米,堆放着洗车工具;大的有四五平方米,安放着货架和一台电脑。这四个桥墩周围恰好是一片停车场地,洗车、修车全在这片空地上。
李先生担心,在桥孔两侧安装卷帘门势必要在桥墩上敲敲打打,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桥梁的安全?
每月租金三千已借数年
记者向几家店主打听如何才能借到这样的店面,他们都得意地表示,这店虽小却是在“黄金位置”,现在可借不到了。但当问及房东究竟是谁时,他们都语焉不详,只说是向“一家单位”借的。修车店店主告诉记者,这几平方米大的店面每个月租金3000元,房东从不当面收租,他们都是将一整年的房租汇到对方的账户上,已经好几年。
记者了解到,根据去年6月市建交委出台的《上海市城市桥梁桥孔管理规定》,桥孔只限于临时用于设置绿化、设置道班房;若利用桥孔设置停车场,应当优先满足非经营性停车需求。堂而皇之利用桥墩开店明显违规,为何却已存在数年之久?
遗留问题整治尚需时日
记者从申通集团了解到,目前轻轨高架桥下的管理责任正逐步从地铁公司移交至各区县属地。而如此私占桥墩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地铁方面绝不可能将桥面下的公共空间出租牟利。
记者又致电普陀区建交委,对方负责人连连表示无奈,“我们也想整治却无法下手,其中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原来,在逐步接手轻轨高架桥管理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部分桥孔下的场地在建成之初便交由相关的市政单位或所在地的单位管理,有部分对外出租,而当时签订的出租合同有些长达十年甚至更久。这些店主已经缴纳了房租,想要让他们立刻搬走比较困难,治理需要过程。目前,相关部门也在协商,设法解决这一问题。
本报记者 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