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在海南岛中部,山中生活着黎族,也有苗族。五指山地区属热带气候,阳光与水极其丰沛,植物生长迅速,水果源源不断,随便抬头就可见,槟榔啦,芭蕉啦,木瓜啦,芒果啦,挂在树上,也没人管。此地沙土贫瘠,宜生薯类瓜类。所以,生活在此间,吃喝是不用愁的,甚至不用怎么努力,渴了摘个水果,饿了挖个红薯,或者毛薯、萝卜。黎族生活在大自然中,从物质到精神都还没受现代文明的骚扰,本来简单,生存条件又如此优越,热带无寒,衣服简单到遮蔽即可;泥巴垒墙,盖上草把,能遮阳避雨便好;田是要种的,也不必多,够吃就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存必需的劳作日复一日却并不紧张,生存必需之外的奢华尚无概念,这里的人心地是安静的,不设防的。
外人看来这里贫穷落后,可是这里的人照样安详而悠闲,太阳快要落下去时,门口支起小桌,下午茶就喝上了。城乡在这里区别不是很大,比如这下午茶,唯一不同的是:城里家门口是街市,村寨家门口是公路,如此而已。时间在这里也意义不大,没有什么是需要急着赶的。路上走得不紧不慢,街边摆摊卖货的多是外来人,也入乡随俗不紧不慢。城区车不多,也开得不紧不慢,有时还会有牛们大摇大摆与车同行。公车各有站点,但是路边要搭车的朝它招招手,有时它也会停下让你上来;车上乘客要下车,说一声哪儿下哪儿停,带的东西多也不急,慢慢搬好了,司机不会催你,车上的乘客也从没有意见,仿佛本来就应该如此的。年纪大些的人上车,坐着的年轻人立刻就会站起来让座,民俗敬老。这里没有时尚,只有古风。
小区里的保洁,街道上的环卫,都是黎族妇女在干活,连建筑工地上也是妇女在和水泥贴地砖。自古男人挎腰刀,只做两件事,一件是打猎,一件是打仗,如今既不许打猎,又不需打仗,于是喝茶打牌,其他的事都由女人做。女人们从早到晚不停歇,却并不显出匆忙或急怒或冤屈,脸上是一色的平静与顺从。
马路出城是公路,通向每一个山寨,我们沿着每一条公路深入山寨,进出的次数多了,山民见了面熟了,就笑问:你们天天走这么远,不累么?我们笑答:山里风景好呀!山区土地金贵,村子都不甚大,完整的典型的黎寨已经没有了。随着现代文明的侵入,这里正发生着大变化,这变化意味着什么,当地黎苗人是惘然的,面对时也是无措的,就像黑黢黢的木屋草房与灰扑扑的水泥白亮亮的瓷砖混杂在一起,你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而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趁着简单自然的原汁原味还没有丧失殆尽,赶快多走走,尽量多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就是说,主人同意的话,在倒地的树干上坐下来,随鸡鸭猪狗在身边逍遥自在,跟闲坐的老人学几句黎语———孩子们都在城里上学,中年男人比较谨慎,不随便搭话,女人一向羞怯无语。可老人不懂汉语,这时候女人们就会自动充当翻译,虽然她们的汉语水平也很有限,但她们天性中的热情善良好似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