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播肆无忌惮
早在去年12月中旬,中北相关人员就第一次发现优酷、56网在盗播还未首播的《内线前传》,紧接着,盗播在一些小网站上蔓延开来。30集的内容齐刷刷放在那里请人先睹为快,一副“我请客,你买单”的架势。“这种侵权行为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首轮地面播出的观众,给下一轮的销售也蒙上了阴影,因为收视率是电视剧定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内线前传》总导演兼制片人陶玲玲忧虑地说。据陶玲玲介绍,按行业惯例,网络版权拥有方应该在卫视播出时在网上同步播出该剧,而《内线前传》在地面台还没开播就被多家网站盗版,的确出人意料。发现被盗播后,中北第一时间通过销售人员致电、发律师函等方式维权,可是直到今天,几家网站的视频还是照播如初。
片方损失惨重
和《内线前传》遭遇相同命运的电视剧,近几年荧屏上比比皆是。从6年前的《卧薪尝胆》《大宋提刑官2》到后来的《封神榜》《新水浒传》《怪侠一枝梅》,再到去年的《轩辕剑》,不是还未登陆各大卫视就先在网上“被泛滥”,就是热播的同时遭遇网络抢播的困扰。没付一分钱的版权费,网络就分走了制片方一大块蛋糕。近年来,影视作品在播出前后能够逃过盗版与盗播的“灾难诅咒”的屈指可数,为此影视制作方每年都不得不付出高达约10亿元人民币损失的代价。
另一方面,电视台收视率之战,已经不是单纯的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而是演变为荧屏和网络这两个不同平台间的硝烟之战,以及网站与网站之间的抢播竞赛。一些题材阵容被看好的热门剧更是促使一些视频网站不惜铤而走险,网络盗播已成为继盗版影碟之后的又一噩梦。
热剧首当其冲
“与获得合法授权行为相比,网络盗播行为的成本几乎是零,在巨额利益的驱动下,盗播才会如此疯狂与泛滥。”无论是地面还是卫星频道,购买一部剧的成本都远高于网络,网络买剧成本本来就便宜,流量带来的巨额广告利益更让其不惧所谓的赔偿。记者了解到,网络随随便便抢播一集,给电视台带来的损失就是百万元甚至千万元。
自2010年国家版权局联合公安部、工信部等开展对视频网站主动监管工作以来,尽管网络视频盗版现象已明显减少,电影院正在火热上映的影片网络上找不着影儿了,但荧屏热播剧仍旧是网络黑手触及的重点目标。
随着剧情渐入佳境,《内线前传》的收视成绩能否再续两年前《内线》的辉煌,因为网络盗播未止,现在看来还是个未知数。面对屡禁不止的网络盗播,尽管一些制片方开始拿起法律武器,但网民对“免费午餐”的习以为常、版权方的力不从心,让影视剧的网络化生存在今天还明显缺乏规范性和安全感。
特约记者 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