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过程颇多曲折
NH90是由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五国于1985年9月起共同研制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当时号称是“欧洲最大的直升机项目”。NH是“北约直升机”(NATO Helicopter)的英文字头缩写。1986年11月,NH90完成了最初14个月研究阶段的工作。1987年4月,英国韦斯特兰公司宣布退出这项计划,刚进入论证阶段的NH90计划也随之搁浅。1990年,东德和西德合并,德国为发展原东德地区,减少国防高技术开发费用,停止给NH90计划拨款,NH90计划受到了第二次打击。随后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于1992年组建NH工业公司,由四国分公司分别负责研制NH90直升机的部分子系统。1995年11月,首架NH90原型机首飞,2000年6月30日开始批量生产。2001年7月葡萄牙正式加入NH90计划。
为满足多种不同需要,NH90在设计时就确定了两种型号——“北约护卫舰型”(缩写为NFH,也称海军型),以及“战术运输型”(缩写为TTH,简称运输型)。NH90采用了大量高科技材料和技术,机身由复合材料制成,雷达隐形性能好,抗冲击能力也较强;螺旋桨轴使用钛材料,并采用弹性轴承;油箱采用了先进的自封闭设计,被击中后不易起火。
北约护卫舰型NH90
海军型NH90的机体上方装2台高效涡轮发动机,发动机尾喷管喷口向上,可减少红外辐射特征。4片桨叶旋翼和无铰尾桨由复合材料制成,具有先进的叶形和桨尖平面形状,旋翼桨叶和尾斜梁可自动折叠。机身下安装高吸能可收放式前三点起落架。为提高直升机的可靠性,不仅机上的几个主要系统都采用了多余度设计,而且还配备了自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
驾驶舱可容纳3名机组成员,分别是驾驶员、战术协调员和传感器操作员,座舱仪表板设有5个多功能显示屏,可显示实时飞行数据、任务信息和维修数据等内容,机上还有一套数字地图系统。
海军型NH90可在护卫舰上起降,机上既有声纳浮标,也有悬挂声纳,机头下有一个360度扫描的监视雷达,能单独执行反潜、反舰等任务。在反潜战中,NH90的最长工作时间为4小时,在此期间可以对潜艇目标进行监视、分类、识别跟踪并发起攻击。在执行典型的4小时作战任务时,NH90可用35分钟飞抵目标区域,20分钟投掷声纳浮标,之后2小时监视目标区域,然后用20分钟发起鱼雷攻击,最后用35分钟返回,降落20分钟后即可再次出动。如果用NH90执行侦察潜艇的任务,可用2.5小时监视可疑区域,其间可用悬挂声纳进行11次入水监听(每次约10分钟)。
此外,海军型NH90还可作为反舰导弹超视距攻击的中继指挥平台,或者携带反舰导弹自行攻击。
战术运输型NH90
运输型NH90主要用于人员与物资的战术性运输。该型机的机组包括正副驾驶员,座舱可运载14至20人或12副担架,通过尾舱门跳板可运载2.5吨货物或2吨级轻型车辆。在执行空降突击任务时,该型机作战半径达250千米。
运输型NH90没有海军型NH90所装的各种作战设备,但可以选用海军型NH90的航空电子设备,如多功能液晶显示屏等。运输型NH90的侧面舱门和舷窗上还可加装支座,用于安装机枪或榴弹发射器。机腹靠近主起落架位置有两个挂点,可用于吊挂19管70毫米口径火箭弹发射器或机枪吊舱,能完成基本的对地火力压制任务。此外,战术运输型NH90还可执行搜索救援、侦察、医疗救护、电子战、火力支援、布雷、要员运输等任务,并能作为空中指挥所使用。
装备多个欧洲国家
NH90研制成功后,法、德、意、荷、葡五国共定下了约300架的采购计划。到目前为止,法国已订购约30架海军型NH90用于替代部分“超黄蜂”等中型直升机,并计划为陆军订购运输型NH90以替代“美洲豹”直升机,2011年交付完毕;德国则计划于2017年完成所有海军型NH90的装备工作,并为陆军订购80架运输型NH90;意大利订购了约120架NH90直升机,部分用于替代意大利海军的AB-212和SH-3D直升机;荷兰订购了20架海军型NH90;葡萄牙计划订购10架运输型NH90。NH90还顺利赢得了“北欧标准直升机计划”的竞争,挪威、芬兰、瑞典将订购约70架NH90。2002年12月,希腊也成为NH90的采购国,计划订购20架NH90。 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