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寻找20年前的地铁红领巾,让我想起多年前在晚报上读到的两个关于寻找的新闻故事:
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有两名阿根廷球迷在上海转机,前往德国看球。不承想,将两张球票落在了浦东机场。德国世界杯采取实名售票,票子掉了,补票都没机会。这对于球迷来说,是多么残酷的事情。机场工作人员根据球票上的名字,多方寻找,却都没有这两个阿根廷人的下落,他们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晚报刊发报道后,从义乌打来了关于阿根廷人下落的电话。原来,两人还做小生意,到上海当天即转道去了义乌。到义乌发现球票掉了,正沮丧万分,打算改签机票打道回府之际,他们的中国生意伙伴看到了晚报上的新闻。于是,几天后,他们顺利拿回球票,得以按原计划去德国为球队加油。
2007年,一位老人找到晚报,说要还钱,还一笔60多年前的借款。原来,上世纪40年代,老人在云南路开店,父亲不幸离世,却无钱安葬。当时旁边一家锡箔店店主的小K儿子掏钱帮忙。老人当时答应一定要把钱还上,结果兵荒马乱,一直没有机会。转眼步入人生暮年,老人总觉得心事未了。回到云南路上寻找,早已没了踪迹。无奈之下,老人找到晚报。报道刊登了,但60多年前云南路上的一个店主少东家,究竟能否找到,把握实在不大。所幸,终于没有辜负老人的信任,晚报找到了少东家,并且顺利地牵线,让老人完成了沉积多年的心愿。
两则新闻,一则是为了看球娱乐,一则是为了一诺千金,很不同。新民晚报上还曾有过其他许多寻找的故事,各各不同。然而,不同中却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关注平凡人的感受,而不只是明星的浴袍或者绯闻,并且通过这种关注,发掘和体现人生中那些美好的体验和价值。
有一种六度空间理论,说地球上任两个陌生人,最多通过六层关系,就能互相联系起来。而在这样的寻找故事中,我们发现,只通过一层关系——新民晚报——寻找与被寻找这两滴人海中的水,就能够彼此联系。
寻找中,发现媒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