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考古第一课”青少年考古夏令营昨开营
~~~“上海考古第一课”青少年考古夏令营昨开营
~~~“上海考古第一课”青少年考古夏令营昨开营
~~~“上海考古第一课”青少年考古夏令营昨开营
~~~“上海考古第一课”青少年考古夏令营昨开营
     
2013年07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盗墓笔记》不足信
“考古课堂”才是真
“上海考古第一课”青少年考古夏令营昨开营
朱光
■学生正在了解考古知识记者郭新洋摄
  本报讯(记者  朱光)“青青夏禾,知行明德”上海青少年暑期公共文化活动中的亮点———“上海考古第一课”考古夏令营,昨天在酷暑中开营。黄浦区同济初级中学预备班的200多名同学,顶着烈日,带着水,前往松江广富林遗址考古现场和方塔园等进行参观。

  上博考古部黄翔,作为广富林考古队的领队,首先在广富林博物馆内向孩子们讲解考古基本概念:“同学们都上过历史课,可是否知道历史与考古是两个概念?历史是通过文献研究,考古是通过实物研究。可以说,历史体现的是人的观点,而考古就是物质世界。”

  随后,在考古挖掘现场的一个坑旁,几位孩子幸运地看到了刚出土的瓦片。黄翔向他们讲解各种碎瓦的构成、来历和原本该有的形状:“这些是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良渚文化时期的瓦片。”他们好奇地发现瓦片中还夹杂着一块缀有牙齿的骨骼,随即拿起来询问是哪种动物。“这是猪的下颚。应该是吃完后被人丢弃的。”孩子好奇地发问:“考古发现的都是垃圾吗?”黄翔解释:“只有在两个地方发现的器具会是完整的,一是井,二是墓穴。其余地方发现的都是当时人们废弃,就地掩埋的东西。当时而言是垃圾,现在看来可能是宝。”其中一位男同学表示:“《盗墓笔记》看起来都是瞎编啊!”

  从今天起至9日,还将有1100名来自23所中小学的学生,前往这两个能追溯上海历史的实物现场了解先民生产生活遗迹,感受知识与社会的联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科学咖啡馆/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毕业季
   第B08版: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10版:招生留学/人才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 /车界车市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慈善拍卖从“心”开始
“都市乡情”扑面来
《盗墓笔记》不足信 “考古课堂”才是真
民间收藏精品展出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9《盗墓笔记》不足信
“考古课堂”才是真
2013-07-03 2 2013年07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