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博物馆数不胜数,但没有一座可以与罗马这座“露天博物馆”抗衡。又被称“永恒之城”的罗马,建城超过2800年,历经东、西罗马帝国,文艺复兴,意大利统一战争等无数影响力波及世界的辉煌事件。在这座城市中,历史被如此小心安放,以至于伸手随便一指城中的雕塑、喷泉、阶梯、教堂、广场、民房,俱是遗迹,是古典美的范本,是一天一夜也讲不完的故事。
在这座历史名城中,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又占据着怎样的分量?这座城市又是如何向世人展现它的现代与时尚呢?
展现艺术多元化
用新地标为罗马注入生命力
在对待自己的现代美术时,罗马似乎显得举重若轻。与城内其他名胜比起来,罗马国家现代艺术廊(简称GNAM)并不算是最知名地标,但走进才知道,里面别有洞天。
在GNAM,几乎可以看见所有19、20世纪意大利、其他欧洲国家、甚至美国著名画家的代表作。这些永久馆藏来自政府拨款收购、私人捐赠、博物馆合并,按历史走向,分放在各大厅中。而艺廊所坐落的建筑,也是1915年意大利著名建筑师Cesare Bazzani为纪念意大利统一50周年而建造的纪念堂。馆内氛围平易近人,与其说是国家美术馆,更像是旧时贵族的客厅。与其他的著名美术馆相比虽不算大,但两层楼的展厅中,密密麻麻全是美术史的宝贵财富,这就让人不自觉地更关注展品本身的价值,尽管场地布置低调简单,也丝毫不让人感到无味。要是静心看史,去几次都不嫌多。
站在一个游客的角度,GNAM并不是罗马城中最招眼的一环。自1883年开馆起经年累月,它已无声无息地融于这座城市当中。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GNAM是知名度颇高的国立21世纪艺术博物馆(简称MAXXI)的母亲馆。
去GNAM的游客不多,但在MAXXI排队的人群里甚至能见到不少中国游客,可见这意大利第一座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知名程度。其实MAXXI已不能被视为单纯的艺术中心,它包含21世纪艺术博物馆和21世纪建筑博物馆(下文中的MAXXI仅指艺术博物馆)两部分,与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性质相似,都是由国家拨款建立的创意中心,区别是MAXXI的定位明确指向了以20世纪为辅、21世纪艺术为主。
正因为20世纪后期艺术发展更为澎湃,原来的建筑已容纳不了体量更大的当代艺术作品,而一贯维持旧貌的罗马也需要新的地标来注入生命力,吸引年轻游客,才会有MAXXI的诞生。与GNAM相比,MAXXI承载着更重的使命与期待,体现得更多的是意大利对艺术未来的无限展望。意大利文化遗产与文化活动部还特为MAXXI建立基金,经营两馆的运作与发展。
21世纪的艺术更多元化,因此MAXXI也不像GNAM一般依靠政府或捐赠购置永久收藏,它采取购买、定制、竞赛、年轻艺术家评选等多种方法丰富馆藏。它不局限于画作、雕塑、装置等纯艺术,还涵盖了建筑、话剧、舞蹈、音乐、时尚、图像设计、电影与广告等应用艺术领域。
与母馆GNAM的偏安一隅相比,MAXXI实现了在艺术和商业方面的平衡与双赢。在学术角度,它具有多元化收藏、紧紧联系当下社会的多样化艺术展。此外,令人眼花缭乱的推广活动,图书馆、咖啡店、纪念品店、工作坊、教育等多种商业服务令美术馆一改高高在上的调子,变得老少咸宜,好评如潮。
有时越古老的城市,越需要具有先锋精神的突破。对比有着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国内艺术博物馆,常常让人看到的是“低调”的馆藏,“高调”的宣传,令人失望者比比皆是。而意大利在艺术发展这方面,实在能让我们从中看到更多、借鉴更多。
对待流派无差异 馆藏丰富无国界
GNAM注重用艺术收藏讲述意大利地区间流派的差异。19世纪中,意大利北部则承袭了欧洲风行一时的浪漫主义,而在19世纪末,意大利完成统一后,南北两地发展又极不均衡。南方由于农业技术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依旧贫苦,战争时期流行的浪漫主义旨在描绘现实,反映底层人的贫困之苦,充满了质朴的情怀却被含有批判意义的现实主义取代。GNAM将这种在南、北部地区盛行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画派,同象征主义、颓废派及分离派视作馆藏中19世纪欧洲现代美术的重要版图,花费重金从当时的威尼斯双年展采购了大量代表性画作,而以上所述的全部,仍仅是美术馆19世纪馆藏中的一部分。
在GNAM代表20世纪的展厅中,馆藏更是无国界限,可以看到西班牙毕加索的立体派、荷兰蒙德里安的风格派、美国杰克逊·波洛的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作。而这里陈列的意大利名家作品,更令人目不暇接。以意大利阿根廷混血画家、雕塑家Lucio Fontana举例,他以刀割破画布,作品中少数线条与画布之间形成了新的空间,视觉印象充满了扩张的力量感。这使艺术家成了现在仍风行的极简主义的开山鼻祖之一。而当时这种作品的突破性,让青年时代在欧洲游历的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震惊不已,在他成名之后出版的《都市彷徨》中,还仔细回忆了初见这些作品的感受。除此以外,展厅内还陈列有意大利现代各名家,包括油画、雕塑、装置等各类作品,丰富程度无需赘言。
精巧空间设计展示意式创新
MAXXI由当代最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之一的Zaha Hadid设计。整馆占地2.7万平方米,由钢筋混凝土与玻璃铸成,看上去仿佛数根流动的线条叠加游曳。这在以古典建筑层林密布的罗马显得格外特立独行、格局壮阔。在美术馆里行走,看黑色的巨大楼梯在灰白高墙中交错悬浮,大厅中央洒下罗马强烈的日光,会令人稍有头晕目眩的感觉。每个角度都变换无穷,只有登上最高层俯视,才能看清整栋建筑的结构。
由于空间宽敞,MAXXI经常同时进行数个展览,且展览涵盖的艺术门类绝不重复。2013年初去MAXXI时,馆内正在进行“MODELS”建筑模型展,80件由40位建筑师创作的模型,全部由21世纪建筑博物馆借展而来,这80件模型,多是20世纪至今意大利杰出设计师承接的博物馆、医院等公共建筑项目,其中复杂的更由电子投影阐述。建筑模型本身的创意、由来、事务所、建筑师简介与展览的规划布局都让人印象深刻,因此,这个高度浓缩意大利当代建筑精华的展厅当时熙熙攘攘、让人流连不已,保安也拦不住用高清单反偷偷拍摄的游客。
除特定展览以外,MAXXI的高阔空间对于永久展出体量普遍偏大的当代艺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身已是当代建筑艺术作品的空间中上上下下,漫游来自五湖四海的300多件当代艺术作品,是文艺爱好者十足的享受。况且MAXXI最值得称道的不仅是对艺术家的包容性极强,对年轻艺术家的鼓励更是一直持续不断。仅在近期,MAXXI就举办了包括创意、表演、建筑、时装等针对年轻人的数个竞赛。这种集中火力推动国家年轻人艺术创作的举措,在习惯了休养生息、尊崇传统的意大利,算得上非常可喜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