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本版列表新闻
~~~——观念灯光摄影就这么简单
~~~——观念灯光摄影就这么简单
     
2013年08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戴上“有色眼镜”看世界
——观念灯光摄影就这么简单
梁平玉
■ 熟悉的外滩光影如梦似幻 钟媚 摄
■ 这样的灯光在不少大楼外墙都能见到,却很少有人发现 程平 摄
■ 磨砂效果让灯光更显梦幻,如同人的意识一般 晓东 摄
■ 四射的光线,完美的构图,时尚气息倍增 兰翔 摄
■ 黑与白最能产出无限变幻,你看出了什么? 董鸿景 摄
■ 百叶窗样式的色块,看起来像不像是三座埃及的人像? 可可 摄
■ 圆弧的简单组合加上幽蓝神秘的灯光,这活生生成了最经典的艺术品 夏草 摄
■ 夏日的雨不仅能带来凉爽,更能带来艺术享受 洁玉 摄
■ 黑暗中,身着橙黄色纱裙的“少女”翩然起舞 陆宏 摄
■ 不断变化的灯管,不断变化的街景,仔细看也很有乐趣 冬冬 摄
  ◆ 梁平玉

  观念摄影这个概念说新不新,但是至少是不会过时的,因为哪怕是同样的场地、同样的灯光照明,当摄影者带着各自的观念去拍摄时,新的意义就会不断产生。

  自从有了电灯,这个世界就变得更加斑斓鲜活,然而当我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灯给我们带来的光明与视觉享受之时,却开始逐渐遗忘了这些安静的“功臣”。其实,去除照明功能,现在不少灯具本身的造型就非常前卫。最常见的是一些大型商场、购物街上那些被精心设计后的灯光墙。白天是几何造型的墙体,天一黑,它们就开始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时装秀”,争奇斗艳,好不精彩。紫色与青色交相变幻,让整齐排列成矩阵的圆圈仿佛都活了起来,夜色中活力顿现。

  然而这样让人过目不忘的灯具毕竟是少数,由于功能要求,灯具的造型设计往往会受到更多局限,因此除了一些精美的水晶吊灯,露天的照明景观灯往往更着重于能产生光线的好坏。尽管如此,对于观念摄影爱好者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因为他们正善于用自己的角度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

  当司空见惯的黄色景观灯透过透明挡板上的水滴,不规则的水滴瞬间折射了单调的光线,让它变了几变。这也许是行人一抬头就能捕捉到的一幕,然而对于摄影者来说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他们还需要先戴上“有色眼镜”。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有色眼镜”,那就是思想和观念。观念灯光摄影需要拍摄者先入为主,带有“偏见”,然后去寻找最适合表达的灯光景色来做主角。我们在观念灯光摄影作品中,往往能在视觉之外感受到更多纷杂的情感,有对时尚前卫的赞叹、也有对过度用电的无奈、还有对光源污染的批判……

  用灯光来说话,这就是观念的体现,当我们也沉浸在这些作品中,就会发现观念摄影就是这么简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戴上“有色眼镜”看世界
我拍的灯光丝毫不输艺术品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B11戴上“有色眼镜”看世界 2013-08-03 2 2013年08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