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摄影这个概念说新不新,但是至少是不会过时的,因为哪怕是同样的场地、同样的灯光照明,当摄影者带着各自的观念去拍摄时,新的意义就会不断产生。
自从有了电灯,这个世界就变得更加斑斓鲜活,然而当我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灯给我们带来的光明与视觉享受之时,却开始逐渐遗忘了这些安静的“功臣”。其实,去除照明功能,现在不少灯具本身的造型就非常前卫。最常见的是一些大型商场、购物街上那些被精心设计后的灯光墙。白天是几何造型的墙体,天一黑,它们就开始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时装秀”,争奇斗艳,好不精彩。紫色与青色交相变幻,让整齐排列成矩阵的圆圈仿佛都活了起来,夜色中活力顿现。
然而这样让人过目不忘的灯具毕竟是少数,由于功能要求,灯具的造型设计往往会受到更多局限,因此除了一些精美的水晶吊灯,露天的照明景观灯往往更着重于能产生光线的好坏。尽管如此,对于观念摄影爱好者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因为他们正善于用自己的角度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
当司空见惯的黄色景观灯透过透明挡板上的水滴,不规则的水滴瞬间折射了单调的光线,让它变了几变。这也许是行人一抬头就能捕捉到的一幕,然而对于摄影者来说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他们还需要先戴上“有色眼镜”。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有色眼镜”,那就是思想和观念。观念灯光摄影需要拍摄者先入为主,带有“偏见”,然后去寻找最适合表达的灯光景色来做主角。我们在观念灯光摄影作品中,往往能在视觉之外感受到更多纷杂的情感,有对时尚前卫的赞叹、也有对过度用电的无奈、还有对光源污染的批判……
用灯光来说话,这就是观念的体现,当我们也沉浸在这些作品中,就会发现观念摄影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