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闷热的一个午后,笔者乘公交车出行,上车就有股辛辣的烟味扑鼻而至,人一下子像闷在狭窄的井道里喘不过气来。可车内并没见有谁在吸烟呀。邻座一位用面巾纸捂住口鼻的姑娘说,该车在武胜路口下完客后,驾驶员就靠在座椅上点燃烟卷吸起来,直到进站开门上客才把烟蒂掐掉,但空调车厢烟味无法散掉。原来如此。
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的一幕:在某公交终点站,两位穿着制服的司售人员也是端坐在待客的空车上吞云吐雾。那天因为友人来沪办完事后回北京,我送她上了这辆开往火车站的车后就回家了。她在火车上给我打电话诉苦,说刚才车厢里的烟味到她下车还没散,人被熏得晕乎乎的,最后还对我提意见:“你们上海啥事都有道道,咋这事就没人管呢?”
说“没人管”,难免有失偏颇。“上车请勿吸烟”,早就是沪上连小孩都知道的“行规”。况且,在行驶着的公交车上一般是见不到抽烟的乘客的。不过,百密一疏,也有漏管之处,上面的两个例子就是。看来,在始发站等候上客的车辆似乎还是“法外天地”。因为车轮尚未滚动,且抽烟的又多是自家司售人员,就更“刑不上大夫”了。听几位老乘客说:这种现象他们早见怪不怪了。
由于种种原因,上海公交车驾驶员平均年龄偏高,他们上岗后往往更容易感觉身心疲惫,到站后抽支烟放松放松,调节一下精神,本也无可厚非。不过,在待发的空车上吸烟,其实同在行驶着的车上吸烟一样,都会使乘客受二手烟之苦。
司售人员在终点站待发的空车上抽烟,也有客观原因:一是不少公交线路的调度室狭小,大都没专门的吸烟点,在里面抽烟怕影响同事;二是不少公交线路发车档次相隔时间短,司售人员嫌麻烦,与其下车抽完烟再急急忙忙上车,不如抓紧在发车的间隙在车上过个瘾来得方便。但是,自己方便了却造成了车厢的污染,这是不应该的。看来,杜绝车厢里的烟味,还是要公交从业人员自律,公交公司也应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