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乔尔达诺携新长篇《人体》参加上海书展,这是继《质数的孤独》之后他的第二本小说。因为《质数的孤独》,乔尔达诺有了许多中国粉丝。通过数学概念的质数来写情感,创意绝佳,小说直观而又意蕴丰富,格局虽小,文学性、可读性均不缺,拥趸自然多。
作家张怡微说,乔尔达诺的长处是善于找到写作容器。所谓容器之说,就是为你的想法找到一个载体,能够装得下,也能放得出。我更愿意这样解读:有一个创意,然后找一个故事来安放它。创意,人人都会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写得下来,变成文字,这是作家和普通人的区别,也是区别作家层级的参数。
乔尔达诺的主题是青年人的存在感,成长也好,爱情也罢,都是这份存在感的因子。从文学史的角度而言,这是历久弥新的主题。几乎在每一代作家中,都有一些代表性作品,在反复书写着彼时青年人的状态,孤独、彷徨、焦虑、绝望、失落、苦闷、欲望等等。乔尔达诺找到的第一个创意是质数,让大多数没有理工背景的作家感到新鲜,也让读者赞叹不已。他找到的第二个载体就是战争,也就是小说《人体》的故事,通过战争来写青年人的种种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有战争就有死亡,死亡又常常和思考站在一起,灵魂之轻和身体之重相互搅拌。
写得好,难是难,还在人为!长得好,就是上天的事情,在天为。两者都好,就是幸运之神眷顾了他。
李伟长